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报告 >> 可行性报告 >> 正文
房地产项目可行性报告

一、总论

1、项目概况

  该地块位于*州新区何山路和塔园路交叉口。紧接*州科技学院,有良好的文化气氛。道路宽敞交通便捷,有新山大桥与古城区相连。项目占地126亩,其中120亩是建住宅用地,6亩是建配套幼儿园用地。容积率为2.0,总建筑面积为16万平方米,小高层和多层相结合,沿街底层为商业配套用房(约占5%)。具有一定的开发规模,并能为品牌的延续提供保障,给公司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本项目的建设资金完全由本公司自筹,不足部分通过土地抵押和预售房款解决。

2、项目建设背景

  *州新区新桥镇农工商总公司下属的某某房地产开发公司由于资金不足,不能及时启动本项目。恰逢整个地区的企业改制,有意转让本项目,这是能得到这个项目的重要的外在因素。新桥镇为了能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提高本地区的房地产整体水平,所以希望找到能开发高品质住宅的开发商。而某省特别是b市的房地产开发公司不论是资金实力,还是开发水平在全国来说可谓是首屈一指的。这是能转让到并开发的内在因素。根据*州的城市总体规划发展以及新区新桥镇片区控制性规划要求,该片区将是新区乃至整个*州重要的住宅区。本公司经过对*州全面认真的市场调研,对项目区位环境进行反复的分析比较,根据*州目前的房地产现状与发展趋势,只要做出能满足*州市城市居民新的住房要求和高品质,同时定位准确,完全不用担心项目的销售,而且有丰厚的利润。

  该项目已经取得了土地使用权证和项目规划许可证,各项目谈判工作已相继展开。

二、*州市介绍

  *州位于*三角洲中部、某省东南部,东经l19°55'--121°20',北纬30°47'--32°*'之间。东邻上海,西傍金陵,南接苏杭,北依*,面积8488.42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8.27%。市区392.3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68平方公里,古城区14.2平方公里。所属六县市面积为:c市1094平方公里,b市772.4平方公里,d市620平方公里,e市864.9平方公里,f市1257.42平方公里,h市1092.9平方公里。20*年,*州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760亿元,经济总量在三角洲位居第二,列全国第六,人均gdp按现行汇率折算超过3600美元,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整个市的人口580.53万,城区人口为80万。新区的经济发展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年实现工业销售产值400亿,同比增长17%;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60亿,同比增长14.2%;实现财政收入20.5亿。正在启动二期开发。

三、*州市住宅市场分析

 1、20*年以前*州市住宅市场分析

    在这之前,*州市住宅水平一直维持在工业园区2300元/m2,古城区2500元/ m2,而新区住宅价格也一直在2000元/ m2左右徘徊。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①土地价格是一个首要的因素。土地作为稀缺性资源,政府没能做好土地供应的长期规划。开发商可以通过项目可行性报告,以很便宜的价格向政府要求划拨土地。这导致了土地成本在整个项目中只占很小的一部分。

  ②整个*州的住宅以零星分散建设为多,不注重整个小区环境、园林、文化方面的建设。使一大批想改变住房质量的居民找不到合适的住宅,贵了又觉得不合算。

  ③居民居住观念没有改变。大多数*州人认为,过了运河就觉得离开了城市,到了郊区。而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房地产可行性报告
       农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旅游市场开发可行性报告
       天然气加气站可行性报告
       客车安全监控可行性报告
       彩妆保养型可行性报告
       配送中心可行性报告
       汽车公园可行性报告
       酒店内刊创建可行性报告
       租赁工会大厦可行性
     
    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联县住村帮…
    全局第一期党员培训班讲话
    学校教务处竞聘演讲稿
    依法管治道路运输交流材料
    广电局纠风总结
    政府采购当事人职责细则
    工学院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整改方…
    消防部队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大会讲…
    部队军人十七大心得体会
    县教育局五年总结
    地产税收征管工作意见
    房地产评税工作方案
    房地产估价技术交易税收工作
    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组织机构
    房地产权属变更案例评析
    房地产开发项目研究报告
    房地产行业员工个人学习心得
    个人年房地产销售总结
    房地产公司销售部试用期总结
    房地产销售总结
    可行性报告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