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报告 >> 考察报告 >> 正文
80后婚嫁趋势考察报告

与之相关的话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随着80后作为青年走入社会。包括80后的就业、婚姻、生育等。电视剧《蜗居》热播后,由此引发的讨论更是热烈。近期针对市青年婚嫁趋势的调研过程中,发现了几个有趣的现象,也折射出当前社会的几个问题。此次调研主要是通过参加扬城近期举办的万人相亲会和单独采访的形式,总结当前青年婚嫁趋势特征。

通过媒体、网络以及搭建的各种平台大肆风靡。此次相亲会的形式是给参会人员每人发一张卡片,相亲会作为现在男女比例失调和信息不对称现状下解决青年婚姻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上面详细记录着各种个人信息,凡是对某人有意向的可以在其卡片上贴上爱心小卡片,留下自己的信息,这样双方有意向的有缘人便从这张小小卡片开始了联系。通过简单统计分析得出以下几点共性的东西。

一、青年婚嫁趋势特征

1最受欢迎男士特征

看来蜗居中挖掘的坟墓”现实中一览无余。凡是有产权房的男士卡片,第一个明显特征是自有产权房。爱心贴士远远多于租房者。例如某身高不够、学历不高、职业不稳的男士卡片上却贴满爱心,分析发现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有自有产权房两套。第二个明显特征是良好的家境,某男,本科,职业居然是大学教师,笔者正好奇为什么本科也是大学老师,而且是那么年轻,后来一看介绍得知其父亲是教授。原来除了实实在资本起作用外还有社会资本也很是重要的尤其是当今的社会。第三个明显特征是良好的工作,比如电信部门,某男电信、硕士、月入5000++应征者如云,这完全是人力资本在起作用。第四个重要因素是身高,貌似175以上的男士更受欢迎,这是自身客观条件或者说是先天资源优势。

2最受欢迎的女士特征

男士对女士要求的总体特征:

一是年纪要轻。

二是工作要稳。有很大部分提到要有稳定工作,如教师、公务员事业单位编制等,这样有利于照顾家庭,尤其是考虑下一代的时候,超级现实。这些属于典型的想“娶碗族”

三是气质要好。男士找对象不仅仅要网实用而且还要讲究品牌吧。

四是要性格要和。天天陷于矛盾磨合期吧,性格相合乃是两者长期之和的必备条件。

3与会女士特征

与会女士共性:

一是供给超过需求。供需失衡了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明明是男性比例高于女性,但在多数相亲场合,都是女多男少的局面。尤其是剩女”问题更是突出。

二是总体素质较高。估计都在黄金段后的滞销期了学历大多在本科以上,职业也属于稳定性,大多收入处于城市中等收入以上,更为怪异的有很多竟然是男士需求的碗族”看来关键原因是信网息不对称引起的结构性失衡。

三是女士主动性和积极性高于男性。僧多粥少的男方市场的情况下。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大提高。更有甚者,直接拿笔签名留下联系方式于心仪对象卡片上。

4女士对男士的要求特征

女士对男士的要求特征:

一是有财。

二是要有材。男士172cm估计是最低要求了

三是要有才。这可以从对男士职业、学历的要求上体现。三“才”具备的男性必成奇货。

二、婚嫁趋势背后的原因分析

1、信息不对称

相亲会就是当前剩男剩女之间的沟通桥梁之一。信息不对称是当前剩男剩女问题的重要原因。信息不对称理论是由三位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乔治·阿克尔洛夫和迈克尔·斯彭斯提出的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各类人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小型企业劳动关系考察报告
       电信储备干部考察报告
       全县供电状况考察报告
       乡党委换届推荐考察报告
       镇党委干部考察报告
       工商业领导考察报告
       公司后备干部考察报告
       副级干部考察报告
       党委科级干部考察报告
       电信预备干部考察报告
     
    电业局党委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教…
    教育局领导班子整改措施
    乡村干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辅导…
    推荐全省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平台经…
    领导干部作风整顿暨软环境治理动…
    县城建设和管理会议讲话
    工商业联合会领导班子考察报告
    县总工会争创文明机关方案
    质监局长学习科学发展观动员会讲…
    交通局发展农村客运考察报告
    纪念建军80周年知识竞赛题
    党性分析材料领导5800字
    电影80后的个人感悟
    少先队0808学第一学期总结
    0808德育总结
    临江高中0809学第一学期德育
    80以上成功意向率面试会再登
    学生评语选80条后进生评语
    营山带河二小0808学校总结
    乡镇十一五农民收入达到8000
    考察报告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