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报告 >> 党政报告 >> 正文
忧患意识是一种强大精神动力

  忧患意识是对历史必然性的一种精神内醒,内涵着对事物发展的科学预见和积极建构。将忧患意识置于“三种意识”之首,具有很大的现实针对性,令人警醒。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经济快速发展,国家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得到空前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明显提高,成就举世瞩目。200*年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四位,进出口总额排名世界第三,外汇储备世界第一。我们有充分的理由为此感到自豪。但是,在大好的形势下,在某些干部身上滋生了“盛世心态”,并陶醉于其中,盲目乐观,心绪浮躁,头脑发热,追求享受,固步自封,不思进取,导致骄奢淫逸之风抬头,丢掉了艰苦奋斗的好传统,迷失了执政为民的宗旨。这种情况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否则,就不能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甚至会激化社会矛盾,后果不堪设想。在这种情势下强调增强忧患意识,就是要求全党同志认清中华复兴之路还很长,面对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面对改革发展的繁重任务,一定要居安思危,不骄不躁,以开拓进取的精神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什么是忧患意识?概言之,这是历史主体在社会发展转折时期或关键时期的一种清醒的防范意识和预见意识,源于自觉的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表现为坚强意志和奋发精神。忧患意识表现出的是社会主体的一种精神自觉,是这种主体对改造世界的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能动性。它因此成为重要的精神动力。

  中华民族是一个饱经忧患的民族,由此产生的忧患意识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中华文明传统中的忧患意识,具有四个鲜明的特点:其一是从安身立命的高度重视忧患意识,将“忧道不忧贫”当作做人和为官的准则,强调“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其二是把忧患联系于对历史规律性的认识,从“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辩证法,要求未雨绸缪,防患未然;其三是倡导忧国忧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天下为己任,任劳任怨;其四是将忧患与勤俭和勤政相联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总结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国”的宝贵经验教训。

  从历史上看,中国共产党就是在忧患中诞生、奋斗、壮大的政党,我们的事业正是在不断克服忧患、战胜困难中推进发展的。现在党中央提出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同样表现出极其强烈的对民族、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患意识,体现出执政党高度的革命责任心和事业心。

  在不同历史时期,忧患意识的内容和要求是不尽相同的。今天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期,党中央提出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中心任务是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此最重要的就是要强化锐意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

  首先,增强忧患意识有利于清醒认识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就是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的含义就是不发达阶段。这是最重要的“国情”。我们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光是指生产力的不发达,还包括社会主义制度不够完善和不够成熟。改变这种状况有两大任务:一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极大地增加全社会的物质财富;二是逐步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极大地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和促进社会和谐。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但是“不发达”的基本国情并没有根本超越。我国的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党执政能力与执政基础
       解析什么是执政理念
       为政者安身立命之本
       提高党依法执政能力
       社会学学者阐述处理社会矛盾6个关…
       弘扬郑培民精神做到四个始终坚持
       从政治品格高度理解求真务实
       推动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应时之举有力之举创新之举
       党先进性和党员先进性密不可分
     
    人事局加强人才创新发展讲话
    市委领导完善思想教育方案
    统一企业迎春联欢会讲话
    落实离休干部离休费医药费意见通…
    民政机关完善党建发展计划
    乡镇级卫生院建设现状存问题及对…
    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意见
    单位综合科长就职演讲
    设施农业建设工作意见
    创建绿色学校计划
    小学生主人翁意识研究报告
    分管意识形态县委副书记党性
    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经
    全省增强团员意识教育活动先
    社区志愿者服务队队长意识培
    强化全局意识是做好思想政治
    团员意识教育心得
    大学增强团员意识教育活动心
    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
    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学
    党政报告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