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公文处理 >> 活动方案 >> 正文
林业局加强森林城市创建方案

一、总体目标

通过创建活动,在全市形成以山地森林为主体,城镇、乡村绿化相协调,通道、村庄、公园、广场、河流、社区、庭院绿化和农田林网相互交融,以乔木为主,乔、灌、藤、花、草搭配合理,点、线、面协调发展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实现城区森林化、通道林荫化、农田林网化、乡村林果化的城乡一体化绿化格局,力争2009年实现*省森林城市创建目标,2*0年完成国家森林城市创建任务。

(一)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7.7%以上,林业用地面积稳定在220万亩,城市郊区森林覆盖率达到40%以上。

(二)道路、农田、水系实现高标准林网化,宜林地段绿化率达到98%以上。

(三)花卉苗木种植面积稳定在1.5万亩左右,重点以质量提升为主。

(四)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8%,绿化覆盖率达到39.5%以上,城镇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0平方米以上,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达到7平方米以上,其中乔木树种面积比重达到70%以上。多数市民出门平均500米内有休闲绿地;乡(镇)所在地、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平方米以上,其中乔木树种面积比重达到70%以上。

(五)乡土树种使用率达80%以上,城市森林的自然度达到0.5以上。

(六)森林城市创建市民知晓率达90%以上,市民对创建森林城市的支持率达80%以上,适龄公民义务植树尽责率保持在92%以上,义务植树登记卡建卡率90%以上。

(七)森林功能有效发挥,空气负离子平均浓度达到700个/cm3;空气污染指数良好以上天数达到60%以上。

(八)古树名木保护管理严格规范,措施到位。

二、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旨,以创建森林城市活动为载体,以建立比较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为目标,大力发展城市森林,进一步统筹城乡绿化,坚持量质并举,不断提高绿化总量和森林自然度,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走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之路,不断健全森林生态功能,为构建生态和谐新*服务。

三、活动内容

(一)大张旗鼓地开展绿化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广泛开展森林城市创建活动及相关内容的宣传;通过学校、共青团、妇联等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发动;组织开展摄影比赛、文学创作、编发简报等活动,丰富宣传形式。动员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和参与森林植被建设和保护活动,确保创建工作家喻户晓,进一步浓厚工作氛围。

(二)全面深入地开展绿化提升活动。重点抓好以下七项绿化重点工程:

1.“910”绿化精品建设工程。在城区公共绿地、环城景观林区、城区庭院、居住区、公路、乡镇所在地、村庄、农田区和厂区等9个领域分别建设10个绿化精品项目,共计90个绿化精品项目,进一步带动国土绿化水平的全面提升。

2.“4471”城区绿化提升工程。全方位提升广场、游园、街道、公共绿地、水体、单位庭院、居住小区等的绿化水平,增加乔木量和森林斑块,丰富绿化树种,合理搭配灌、藤、花、草,按照近自然森林的理念提高森林自然度和绿化覆盖率。

3.百万亩森林生态屏障保护工程。采用封、管、造、补、抚并举的手段,建好管好62.3万亩省级以上重点公益林和10万亩本市级公益林,同时保护好村、镇周围近30万亩的生态景观林,尽快改善林分质量,提高森林生态功能,使水库、河流得到有效保护,城镇、村庄人居环境得以有效改善。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农村老年福利服务发展方案
       农业局柑桔产业转型方案
       农村免费孕前优生检测方案
       质监局深化食用物质安全管理方案
       农用地定级估价方案
       环保局安全隐患整治方案
       经贸局解放思想整治方案
       环保局加强宣教整治方案
       环保局维护稳定整顿方案
       环保局创新教育整顿方案
     
    移动通信职代会期间工会总结
    农村党员分类管理经验材料
    推进社会管理工作意见
    市分行机关员工迎新春趣味运动会…
    会计个人见习回顾
    外贸局年度工作计划
    大学生农村教育下乡个人感想
    畜牧业科学发展观演讲稿
    审计暨统计会议发言
    演讲艺术的要点和基本技巧
    林业局年度工作报告
    林业局督查工作汇报
    林业建设实施工作方案
    生态林业节水示范区建设意见
    农业局打非治违整治工作意见
    规划局加强廉洁自律工作安排
    环保局加强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促进林业发展工作指导意见
    农业局做好农产品质量工作意
    林业部门发展情况报告
    活动方案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