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公文处理 >> 活动方案 >> 正文
城管局加快大接访活动发展方案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指导思想;工作目标;组织领导;方法步骤;工作要求这几个方面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记为民服务宗旨;认真调处城市管理中的信访问题,切实服务广大职工群众,确保实现“三个集中解决、一下降四无”的工作目标;为加强活动组织领导,推动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决定成立办“大接访”活动领导小组;方法步骤包括公示、接访、包案、落实;工作要求包括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把握主动,及时反馈、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等,具体材料请详见下文:
机关各科室,基层各单位:
为贯彻落实6月28日“全国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区委区政府《关于开展区委书记“大接访”活动的实施方案》(江委办[20*]65号文件)的要求,进一步做好当前信访工作,为*的成功举办和改革开放30周年活动顺利举行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根据我办工作实际,决定从7月开始至年底在办系统中开展以办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大接访”为主要内容的信访接待活动,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记为民服务宗旨,深刻认识当前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特点和规律,坚持依法按政策办事,通过“大接访”活动,认真解决信访突出问题,积极化解社会矛盾,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努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探索建立起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信访工作长效机制。
     二、工作目标
通过深入开展“大接访”活动,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做好源头预防和治理,认真调处城市管理中的信访问题,切实服务广大职工群众,确保实现“三个集中解决、一下降四无”的工作目标。即集中解决容易引发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的苗头和隐患,集中解决一批当前容易发生的信访突出问题,集中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难点问题;努力实现信访总量下降;确保我办在*前后,无集体上访、无非正常上访、无群体性事件发生和无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三、组织领导

为加强活动组织领导,推动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决定成立办“大接访”活动领导小组,由办党委书记、主任何美华任组长,副主任毕锡良、戎绍春、徐慎初、*,党委委员胡耀文任副组长,各科室长、基层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戎绍春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活动组织、推动、协调和督导,做好情况掌握、参谋建议、检查督查和紧急处置工作。

     四、方法步骤

“大接访”活动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动员部署(7月5日至7月10日);第二阶段组织实施(7月10日至11月底);第三阶段检查总结(12月)。在活动第二阶段要注重加大排查、摸清底细,重点关注我办系统存在的信访隐患、群众关注度高的热难点问题及当前的季节性问题,要注重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制度,重点抓好公示、接访、包案和落实“四个环节”的工作。

1、公示。通过一定的形式,提前一周,公布办领导接待信访群众的时间、地点和形式,同时做好活动的宣传动员,使全区干部群众了解、支持和参与这项活动。

2、接访。在5个月的集中接访中,办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每月至少安排2次时间,各科室长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手牵手救灾募捐活动方案
       玉树志愿者招幕方案
       某中学携手玉树班级结队方案
       少先队员抗震救灾图书义卖活动方…
       计生办生育关爱活动方案
       某镇实施消除麻疹强化免疫活动方…
       支部创新活动实施方案
       为民办事实办好事活动实施方案
       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市实施方案
       镇目标考核实施方案
     
    反腐倡廉心得
    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推动…
    党课材料学习教育活动党课讲话提…
    茧丝绸产业协会成立大会讲话
    学校防灾减灾日活动总结
    第二批先进性教育党性分析材料农…
    党委书记安全办公会议讲话
    质监系统计量会议报告
    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总结
    加大非公有制组织党建力度意见
    规划局加强廉洁自律工作安排
    环保局加强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监管局信息公开年终报告
    公开招考城管协管员报名登记
    经贸局加强经济平安管理交流
    城管局发展党员教育交流材料
    农业局加快产业化建设交流材
    城管局发展文明城市交流材料
    劳保局加强先进性教育交流材
    税务局加强财税稽查交流材料
    活动方案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