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公文处理 >> 作文范文 >> 正文
主题班会课教案


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中学阶段的重要性,从而熟悉到迈好中学的第一步的要害性.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迈好中学的第一步.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树立立志成才的信心和目标.
教学重点:
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的方法
教学难点:
迈好中学的第一步的要害性.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播放少先队队歌,学生入场(上课前)
二,授课:
投影:(一)中学阶段的重要性(时间约7分钟)
老师:同学们,迈入荣山中学,我们已经是中学生了!在成长过程中,中学是一个非常非凡而具转折意义的时期,人们把这一时期又称为青少年时期,这是人生的黄金时期,许多科学家,伟人在青少年时期就获得许多重要成果.
投影:伽利略17岁发现钟摆原理,牛顿23岁创立微积分,爱因斯坦26岁完成狭义相对论,马克思23岁被称为最伟大的哲学家.(老师边展示投影边引导学生讲出事迹)
老师:对以上事迹做简介.
投影:詹天佑及"人"字形铁路的彩色图片
提问:詹天佑,同学们知不知道他在哪方面取得成绩
学生:铁路.
老师:对了.詹天佑12岁那年,考取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毕业后,很年轻就在桥梁,铁路方面做出了贡献.这幅图是他修建京张铁路时所设计的"人"字形铁路轨道.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己设计,自己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在中国铁路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
投影:冯如及他做制造飞机的图片
提问:同学们知不知道他是谁
学生:冯如——飞机制造者
老师补充:图片上年轻人冯如,26岁那年制造了第一架飞机27岁又制造了一架具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飞机,后来他驾驶着自己设计,自己制造的飞机参加了国际飞行比赛,获得了第一名,引起全球轰动,为中国人民争得了荣誉.
投影:学生课前收集的图片,资料
老师:这些例子还有很多很多,为什么他们能够那么年轻就取得如此的成就呢是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呢是不是一两天就完成呢不是.他们的"奠定期"主要在中学时期,假如没有中学时期的知识积累和创造力的培养,就不会有创造高峰的来临,由此可见,要成就一番事业,中学是非常重要而要害的时期.
过渡:我们应怎样才能渡过有意义的中学时期呢首先要迈好中学的第一步.
投影:本堂课标题"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迈好中学的第一步"
提问:成语的意思
学生:一千里的路程是从迈开第一步开始的,比喻成功总是由小到大积累而成的.
过渡:讲得很好.中学的第一步就是初中一年级,它是小学到中学的转折点,迈好这一步尤其重要.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万事开头难",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迈好中学的第一步呢
投影:(二)怎样迈好中学的第一步
1,树立"立志成才"的理想(时间约10分钟)
老师:首先必须树立"立志成才"的理想.理想是人生奋斗的目标,是对未来生活的信念和追求.
投影:宋代哲学家张载——"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
提问:此话意思
学生:(略)
老师补充:只有胸怀大志,才能学有所成,自强不息.
投影:周恩来12岁立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老师:周恩来12岁立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是多么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啊!最后他实现了理想吗
学生:实现了.
投影:孙中山彩色图片
提问:这是谁,同学们知不知道他领导了什么革命
学生:孙中山,辛亥革命
老师:被称为"国父"的孙中山先生,他领导了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行政评价结…
       尊重父母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评价表
       主题班会活动纪实
       主题班会内容参考
       绿色阳光主题班会
       让我们重头再来
       路桥区中小学课改交流活动周之校…
       北京奥运会口号征集活动参选表格…
       社会文化范畴
     
    中学教务处打算
    民政局长社会保障业务会议讲话
    大学生骨干个人思想回顾
    举行街道党代表大会换届选举的工…
    实验学校图书管理总结
    人力资源治理论文写作要求实例
    组织人事经验交流会发言稿
    交通计划座谈会议上的讲话
    创先争优调研汇报会议讲话稿
    正确把握三个代表深刻内涵
    群众主题教育活动方案
    如何做好公文处理中主题词标
    科技节中队主题实施方案
    母亲节主题策划实施方案
    廉洁执政主题教育辅导材料
    主题教育活动党课材料
    解放思想主题实践活动自查报
    为民务实清廉主题教育活动作
    讲正气树新风主题教育活动民
    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经
    作文范文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