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公文处理 >> 论文指导 >> 正文
论文实例分流分相式气液两相流体流量计

作者简介:王栋,男,1960年02月出生,1995年02月师从于西安交通大学林宗虎教授,于2000年06月获博士学位。摘要
气液两相流是石油、化工、动力等工业领域常见的流动工况,但气液两相流体的流量测量方法却一直是国际上没有很好解决的一个难题。近年来随着现代工程规模的迅速发展,该问题显得更加突出,世界各国都在投入巨资进行开发研究。本学位论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重大项目(59995460)的资助下,研究探索测量气液两相流体流量的新方法,作者在本论文中发明的测量方法已获得发明专利。
论文首先综述了气液两相流体流量测量方法的现状,根据测量过程中是否对来流进行分离,可以将现有的技术分为分离法和非分离法。传统的分离法采用分离设备将气液混合物分离后再进行测量,具有测量精度较高、测量结果可靠、测量过程不受流型变化的影响等优点。但缺点是分离设备体积庞大价格昂贵,并需建立专门的计量站和测试管线。近年来出现的“粗分离法(partialflowseparation)”通过把来流粗分离为以气相为主和液相为主的两股两相流后再进行测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缩小分离器的体积,并降低两相流流量测量难度,但因未能将气液混合物完全分离,故实际上对提高测量精度的作用是很有限的,况且由于测量仪表的数量增加了一倍,反而有可能使测量精度降低,仪表成本增加。非分离法的主要缺点是,测量仪表和传感器都在两相流中工作,易受两相流的强烈波动性和流型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在可靠性、稳定性和测量精度等方面远低于在单相流中的情况,甚至根本就无法正常工作。目前除核磁共振和放射性示踪等技术外,其他的非分离法技术在测量原理上仍缺乏较坚实的理论基础。迄今还没有一种两相流量计能够达到公认的商用标准:测量误差小于5,测量结果不受流型影响,并能长期在各种工程环境下工作。核磁共振和放射性示踪等技术虽很有希望,但由于这类测量设备过于昂贵(几十万到上百万美元),因而很难在工程中广泛应用。
本文提出的测量方法简称分流分相法。这种测量方法在测量原理上突破了现有的气液两相流体流量测量模式(即分离法与非分离法),其具体过程为,首先通过一种分配器从被测两相流体中成比例地分流出一部分(5~20)气液混合物,接着使用一小型分离器将这股两相流分离成单相气体和液体,然后分别用单相流量计测量出气相和液相流量并根据比例关系将测量值换算成被测两相流体的流量,最后再分别将这部分气体和液体返回被测两相流中。与传统的分离法相比,由于进行了分流,分离器的负荷仅为原来的5~20,因而体积可以比原来全部分离时缩小5~20倍,基本上接近于一个普通单相流量计的体积。与其他各种非分离法相比,测量仪表都在单相流中工作,测量结果不受两相流的波动性和流型变化的影响。因而在测量精度、可靠性以及测量范围等方面都远优于各种非分离式仪表。
如何实现“成比例”地分流,保证分流出的流体流量与被测两相流体流量之间具有稳定和确定的比例关系(即分流系数),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何构造能“成比例”地分流的分配器是论文要解决的要害问题。作者共探索研究了以下4种基本类型的分流分相式两相流体流量计:
1.三通型。首先从三通管入手进行探索,利用t-型三通的相分离特性从被测两相流中分流分离出一股单相气流,通过测量这部分单相气体的流量来确定被测两相流体的流量和干度。三通管既是分配器同时又起分离器的作用。在大量实验观测的基础上建立了分流体回路和主流体回路的基本方程式,并推导了分流系数的计算式,证实这种分流分相式两相流体流量计的分流系数与干度成线性关系而不是一个常数,根据得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论文实例大鼠附睾特异表达基因bi…
   大学生八荣八耻论文
   论文实例重组卡介苗诱导t细胞免疫…
   论文实例二维超音速混合层增强混…
   论文实例万有引力常数g精确测量与…
   论文实例基于演化计算技术离心压…
   英语学院硕士研究生论文格式规范
   论文学形象本质
   论文实例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性增强…
   毕业论文
 
暑期少儿夏令营开营仪式讲话
公司财务部经理就职小结
公司整顿和改进机关作风建设动员…
市财政局党风廉政制度
市长节能降耗会议讲话
县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评议会讲话
刘敬民借政治性问题抵制奥运会是…
学院后勤集团学生公寓治理情况自…
镇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
电力公司执行力情况自查报告
议论文写作方法对比分析
旅游业论文树立科学发展观促
校园文化建设论文德育创新活
银行管理论文基层银行如何实
计算机毕业论文写作指导
理工类毕业论文格式
如何写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艺术设计毕业论文指导书
毕业设计论文写作规范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规范
论文指导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