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公文处理 >> 交流材料 >> 正文
法院素质教育交流材料

几年来,*法院通过抓党建、带队伍、促审判、创佳绩,抓学习、增素质、建机制、促进步,努力构建“学习型、创新型、竞争型、服务型”法院,形成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步发展、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得到了*县委、上级法院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不坚持学习的法官
    就不是合格的法官

    公正是审判工作存在的价值,也是*法院全体法官孜孜以求的目标。法官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法官的素质是司法公正的根基,高素质的法官是司法公正的条件。通过近几年的审判实践,*法院深深地熟悉到进步法官素质尤其是业务素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采取了有力措施,狠抓法官的教育培训,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对待学习,*法院党组始终走在前头,作好表率。党组成员自觉做到“五个带头”,即带头读书、带头做笔记、带头写心得、带头为干警辅导、带头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撰写调研文章,先后在国家、省级和市级有关报刊上发表文章10余篇。其中,《*法院三年追欠百万工薪》、《法院聚焦审判质量》等五篇文章连续在《人民法院报》发表。
    学习制度是*法院长期坚持的一项制度,每个干警迈进法院的门槛,都自觉地树立了终生学习的理念。由于历史原因,法院干警多数毕业于非法律专业,进进法院后,只能从法律专科读起,到法律本科毕业多数需要7年时间。如现任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1990年毕业于福建农学院,毕业时已是本科文凭、农学学士,大学英语六级。参加工作后,参加法律业大专科学习,毕业后,又再次参加难度很大的自学考试法律本科,已顺利毕业,前后就用时7年。*法院62名干警全部达到大专学历,本科学历已达29人,占46.8%,本科在学的还有13人。有2名干警参加了法律研究生班学习,取得了法律硕士学位。在法院,本科毕业后假如想要提升助理审判员,还必须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司法考试是法官、检察官、律师经同一报考按同一分数线录取),全国均匀录取率才7%,竞争是相当激烈的。2002年*全县有60多人报考,6人录取,其中法院报考11名,录取3名;20*年法院有3名报考,录取2名,充分体现了法院长期坚持学习所取得的成效。
    除了学历教育,*法院还非常注重加强岗位练兵,进步审判业务实际操纵能力。积极组织法官参加上级法院举办的业务教育活动,仅20*年度就达97人次。每季度还开一个由全体审判职员参加的“观摩庭”,观摩后由分管院长主持讲评庭审操纵的优、缺点。每季度还对案件进行一次案件评查,对存在质量题目的,都由审委会研究给予相应处罚,并由审监庭在全院大会上点评,举一反三,不断进步审判质量。业务庭每月制定学习重点和时间表,每月开一次庭务会,将审判质量存在的题目及解决对策作为重点。实行“法官讲坛”制度,由庭长或审判员主讲,开展业务培训。每月组织一次由副院长或审判业务庭庭长就某类题目或新法律法规的全院性学习。
    人民法官是人民的法官,法院党组和党支部始终把政治理论学习作为衡量法官素质的重要方面。每年初都将政治理论学习任务进行分解,确定组织协调机构,确定责任人。除党支部按规定进行“三会一课”学习外,院里每月安排集中政治理论学习两次,庭室每月安排自学、讨论两次。党员干部每年每人撰写学习心得体会两篇,党组中心组政治理论学习一次。读书笔记约10000字。通过不断强

[1] [2] [3] [4]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民政局优秀个人交流材料
       国企改革交流材料
       县委领导教育整改交流材料
       工商局粮油市场监测交流材料
       农业局优质粮种植交流材料
       农业局市场监测交流材料
       社区加强创新教育交流材料
       地税局以人为本交流材料
       乡镇领导招商教育交流材料
       民政局政党教育交流材料
     
    控制动物疫病工作大会讲话
    农业局惠农工程建设讲话
    县畜牧局食品安全综合监管总结
    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84周年纪念大…
    民政局学习环境监察考察报告
    酒店开业庆典致辞
    党建会议讲话
    简历撰写心得
    添加非食用物质专项整治工作报告
    司法局刑事犯罪调研报告
    法院全年工作总结
    人民法院半年工作总结
    法院民事工作实施意见
    新形势对秘书素质新要求
    法院发展先进性教育交流材料
    法院先进性教育发展交流材料
    中学发展素质教育交流材料
    中学素质教育交流材料
    青年素质教育交流材料
    法院先进性教育交流材料
    交流材料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