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小学作文 >> 五年级作文 >> 正文
三清山的美景作文

暑假的一天里,爸爸带我们一家人去三清山游玩。
   到了三清山,我从山脚往山上看,一大片茂茂密密的树林展现在眼前。有棕树、有梧桐树、有樟树、还有松树,各种各样的树展现在眼前。我和姐姐走在前面,遇到了水池,姐姐看见了,立马脱鞋脱袜子跳进水池里泡脚。水里还有鱼和蝌蚪。我看见了也跳下去泡脚。他们来了,我和姐姐一口气跑到山顶,从山顶往下看,人像蚂蚁,车子像蟑螂。他们也到了山顶。我们家就下山回家了。
   我到家高兴地跳了起来。

【扩展阅读:小学生作文常用的几种写作手法】

1、写生法
   学习画画,要从写生、素描学起;学习书法要从描红临帖练起;学习状物也需从写生素描练起。我们作文时,如果能把看到的物品用文字描绘出来,读者看了文章,如见其物,我们的作文就有了坚实的基础。用写生法描写物品要注意描写的顺序,或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或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或先中间后两边,或先两边后中间,或先整体后部分,或先部分后整体。其次要注意细部的描绘,使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转动法
   采用转动法描写物品要有一定的顺序,不能颠来倒去。其次要准确地运用方位词如正面、反面、下面、上面、左面、右面等等,在转换物品的方向时,要用方位词标明。此外要有详有略,能反映物品特点的一面要详细描述,其他作简略交代,切忌面面俱到,平均使用力量。

3、剥笋法
   有些物品结构比较复杂,光用转动法还描述不清,抓不住特点,我们就要从外到里或从里到外的顺序把物品的结构描述出来。这就要用过渡词语把进入哪一层交代清楚。此外,要有重点地介绍物品的结构。

4、拟人法
   把动物比拟成人要注意找出动物的特征与人相似之处,并进行细致的描绘。把动物比拟成人,首先要从整体上把它比拟成人,然后找出局部相似之处。这样,我们读了以后才能有整体感。如果只抓住局部进行比拟,容易显得不伦不类,不易读者想象。把动物比拟成人,也用于动物动作的描写。这主要是按照人物的心理活动想象动物动作的目的。

5、化动法
   想象物品的动态要与静态描写相结合,这样才能相映成趣。文章从描写静态转入想象动态或从动态转入想象静态,描写要交代清楚,否则会分不清楚哪部分是看到的,哪部分是想到的。文章所想象的物品动态要符合物品的特点,使人读了可信。

6、说明法
   采用说明法描写物品时,首先要真实地说明它的特点,其次要抓住重点来说明。例如对物品的各部分进行说明时,有的部分,可以说明它的质地;有的部分,可以说明它的特点;有的部分,可以说明它的作用。此外说明物品的历史、特点或用途时要围绕全文的中心,切忌扯得太远。

7、运用“五觉”法
   眼睛可以看到物品的颜色、形状;耳朵可以听到各样的声音;鼻子可以嗅出香、臭、腥、臊;舌头可以知道物品的苦、辣、酸、甜、咸、淡、涩;皮肤可以感知物品的软硬、冷热。我们描写物品时,可以通过各种感觉器官的感受来写物品的特点。采用“五觉”法来描写物品,要注意围绕物品最主要的特点写,切忌支离破碎。此外,还要注意按一定的顺序描述。

8、借物抒情法
   借物抒情要求我们在描写物品时,把感情寄托于对事物的爱憎之中,要借物品的形象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感情。运用借物抒情的方法,关键是找准物品的特点与自己的感情引起共鸣的地方,使物品与感情相统一,使感情有所

[1] [2] 下一页

来源:https://www.98523.com/xiaoxue/wunianji/201308/198107.html
  • 上一个小学作文:
  • 下一个小学作文: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爸爸作文350字
       我爱画画作文300字
       击鼓传花作文300字
       关于下五子棋的作文300字
       我学会了洗衣服作文
       吃螃蟹作文
       学打蓝球作文
       快乐的一天作文
       一首诗的启示作文
       泡黄豆作文
     
     作业老大,我哪儿得罪你了
     蚊子的自述
     童年的回忆作文450字
     学做番茄炒蛋作文
     捕鱼的乐趣作文
     快乐的夏日作文500字
     秋天的蛐蛐儿作文
     剪纸作文
     抓知了作文400字
     关于春风的作文400字
    爬山的感觉真好作文
    我尝到了爬山的乐趣作文
    描写花果山的作文
    感受山的美丽作文
    关于父爱如山的作文400字
    灵公山的绿
    戚大山的冬作文
    关于爬山的作文
    游黄山的作文
    关于普陀山的作文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10-2013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