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小学作文 >> 二年级作文 >> 正文
秋天来了作文200字

天慢慢凉了,太阳渐渐远了,这意味着秋天的来临。
   秋天是凉爽的季节,金凤送爽,大雁南飞。秋天的空气非常清新,天高云淡,太阳不像夏天那么炎热,变得明丽、娇艳。秋风吹黄了银杏,吹红了枫叶。枯黄的树叶,纷纷从树的枝干上飘落下来,像一只只蝴蝶在飞舞。
   秋天的田野更是五彩缤纷:金黄的稻穗谦虚地低下了头;高粱像害羞的女孩笑红了脸;而玉米,更像一位留着长长胡须的老人,满怀期待地站在金秋的田野上……
   秋天的果园也是硕果累累:一个个沉甸甸的柿子,像一盏盏精致的小灯笼,挂满枝头,点缀着美丽的秋景;葡萄悬挂在藤蔓上,像一串串紫色的水晶;而苹果,更像秋姑娘红润的脸庞,笑意盈盈……
   啊!秋天,就像一张色彩斑斓的地毯,装扮着祖国美好的河山。

【扩展阅读:指导小学生写作的有效方法】

一、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捕捉写作的素材
   学生写作的源泉来源于生活。要想让学生喜欢写作文,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寻找写作文的源头。生活是实实在在的,又是丰富多彩的,学生留心观察生活,能把平凡生活反映出来,这对学生写作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叶圣陶老先生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写成什么文字。”因此,只有让学生平时多留心观察生活,多参加实践活动,才能积累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和感受。为了让学生能够从日常生活中获得丰富的写作素材,我注意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经常安排一些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活动。如利用周末或妈妈的生日、母亲节、妇女节等时间,帮助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亲身体验一下父母平时的辛苦,并把劳动的过程、父母的反应、自己劳动后的心情和感受写下来;观察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把它的样子特点、生活习性和自己之间发生的有趣事情,以及对它的喜爱之情表达出来。如果学生平时能够养成多看、多听、多思、多问的好习惯,日积月累,就丰富了自己的作文材料。

二、鼓励学生大量阅读,丰富语言的积累
   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多练是写好作文的“诀窍”。阅读是作文的基础,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要做好课内课文的读书笔记,但这远远不够,还要指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并做好读书笔记。我除了通过教学课文进行语言积累外,还鼓励学生大量阅读有益的,对身体发育成长有利的课外读物,并向学生推荐一些好的报刊读物,如《小龙人报》《小学生拼音报》《十万个为什么》《童话故事》《爱的教育》等。书读多了,就能把书中的营养吸收到自己的写作之中。平时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体会、认识课文中语言表达的规律性知识,要求学生不能只是泛泛而读,要深入进去用心读,还训练学生逐步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引导学生把课文中的好词佳句、优美片段分类摘抄在采集本上,进行读、背、记在心中,加强体会,以便在习作中运用。

三、有效仿写练习,促进学生写作能力
   对于初学写作的小学生来说,虽然是写自己身边发生的事,也知道是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做过的、所想的写下来,可是一动起笔就不知道该怎么写,写出来的作文总是不具体。这需要为他们提供一些范文,学习范文的写作思路、特点、方法,根据范文的语句以及表达方式进行具体的模仿,习作起来就有了兴趣,写出的作文也就比较具体。
   首先,仿写文中的一段话或句群的表达方式。如教《有趣的

[1] [2] 下一页

来源:https://www.98523.com/xiaoxue/ernianji/201308/197787.html
  • 上一个小学作文:
  • 下一个小学作文: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一场梦作文
       饭前要洗手作文
       折纸作文
       美丽又勤劳的妈妈作文
       牙疼作文
       暑假游记作文200字
       远离水精灵作文
       帮妈妈叠被子作文
       马虎的我作文
       我的小发明作文
     
     秋天来了作文200字
     一场梦作文
     饭前要洗手作文
     折纸作文
     美丽又勤劳的妈妈作文
     牙疼作文
     暑假游记作文200字
     远离水精灵作文
     帮妈妈叠被子作文
     马虎的我作文
    长城,我来了!
    小学生作文秋天来了
    秋天的郊游作文300字
    秋天来了作文
    你来了,花就开了
    秋天是个多彩的季节作文
    暑假我来了作文
    关于秋天美景的作文300字
    秋天里的五彩池作文
    美丽的秋天作文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10-2013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