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高中作文 >> 高一作文 >> 正文
倾听生命之歌作文

  是生命谱写了一首首动人的歌,是生命之歌让生重病的人们有勇气活下去,和健康人一样拥有快乐。
  大马哈鱼到秋天就要重返故乡,这是它们第一次返回故乡,也是最后一次返回故乡。为了回到出生的地方,它们逆水而上,遇到瀑布就勇敢地跳上去,遇到天敌也毫不退缩,勇往直前。大马哈鱼回到故乡后,不但要培育下一代,还要用自己的生命去保护下一代。最后,春天来了,小鸟唱起赞歌,可是,大马哈鱼们都已经死去,再美的歌,对大马哈鱼来说也是最后的哀歌。
  天空中“啪”的一声响,一只美丽的鸟儿从空中落了下来,正好落在海边的一个小沙堆上,可是,马上就要涨潮了,这只鸟儿就要被海水吞没了,它全力扑动着一只完好的翅膀,努力向上飞,最终成功了!它的眼睛里闪出光,是强烈的光!是希望的光!它又试着向岸边飞去,一个好心人帮助了它,鸟儿求生的愿望实现了,它欢叫着,整个岛屿都洋溢着它的歌。
  再说说我家的菊花,它们不是什么高贵品种,而是普通的野菊花。到了春天,一株黄色的菊花干枯了,我看见了,便不再理睬它了。过了几天,从那株干枯的菊花根部,竟然顶出了一截小菊苗,那小小的芽儿,还残留着昨日的露水,我震撼了!被菊花的坚强震撼了,虽然它在别人眼里是弱小的,但是在我心中,却是伟大的。夜晚,我看着那株菊花,它还在生长,发出“啪啪”的声响,这就是生命之歌。
  是啊,生命的歌使生物不屈向上,使我感受到生命虽小,但它时时感动着人们的心,让人们坚强地活下来,让有限的生命创造奇迹。
倾听生命之歌作文600字
  生命因为唯一而珍贵,生命因为顽强而精彩。即使遭遇再大的艰险,经受再大的苦难,对生命都要永不言弃。因为,只有拥有希望的火苗,生命的奇迹才会发生。 =
  那是一个令人恐惧的下午,一切都像平常一样宁静。许中政正在聚精会神、津津有味地听着老师讲课。但是,当指针指到两点二十八分的时候,这一切霎时间都变了,大地忽然间震动起来,房屋也跟着摇晃起来,大家都站不稳了。看到这一景象,同学们立刻慌张了起来,不知所措。顿时,尖叫声、哭喊声,乱成一团,大家都拼命地往楼下冲,完全不听从老师的命令。眼看学校就要倒塌了,许中政看了看周围,突然,一张桌子映入了他的眼帘,他连忙躲到桌子下面。“轰”的一声,都江堰新建小学校舍顷刻间倒塌。许中政侥幸逃过了一劫。他看了看周围,一片黑漆漆的,突然,他发现周围还有其他同学。他慢慢地鼓励自己:不要害怕,一定要镇定!只有镇定下来,才能出去!渐渐地,他的心情平静了下来。接着,他鼓励周围的同学,不要害怕,一定要镇定!只有镇定下来,我们才有希望。但是,同学们还是十分害怕,这可怎么办呀!许中政想:如果同学们继续这样的话,他们就会渐渐地放弃希望,放弃自己,我该怎么办呀!突然,他灵机一动,对伙伴们说:“同学们,这样子吧,我们就当是在做游戏,看谁勇敢不怕黑,好吗?”听了许中政的话,同学们都渐渐地镇静了下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许中政慢慢地感觉肚子饿得厉害,口干舌燥。他想了想,只好把桌子想象成方便面用嘴啃了起来。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许中政带头唱起来国歌,不知不觉,越来越多的歌声附和起来……
  不知唱了多少遍国歌,整整28小时后,救援队员终于听到了许中政和同学们的歌

[1] [2] [3] 下一页

来源:https://www.98523.com/gaozhong/gaoyi/201211/177035.html
  • 上一个高中作文:
  • 下一个高中作文: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关于陪伴的作文
       以担当为题的作文
       走一步再走一步作文
       关于老师生气的作文
       民族团结作文
       开卷有益作文
       阳光路上作文
       真没想到作文600字
       母爱作文600字
       关于感恩的心的作文
     
     
     以误会为题的作文
     我爱我家作文1000字
     我的同学作文600字
     我最敬佩的人作文600字
     学会感恩作文700字
     以真情为话题的作文
     学会换位思考作文
     童年趣事作文800字
     了不起的中国人
    生命与安全作文600字
    生命的颜色作文
    关于呵护生命的作文
    生命赞歌作文
    奏响生命的乐章作文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作文
    感悟生命作文800字
    敬畏生命作文800字
    生命并没有结束作文
    生命中的痛与歌作文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10-2013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