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演讲致辞 >> 征文演讲稿 >> 正文
纪念卢沟桥事变7周年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挑起了蓄谋已久的卢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驻守卢沟桥的国民党第二十九军奋起抵抗,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和中国全国性抗日战争的标志性事件,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在东方的爆发点”。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本政府迅速向中国大批增兵,扩大侵略战争。日本侵略军很快侵占我北平、天津等重要城市,并沿平绥、平汉、津浦铁路向我华北腹地大举进攻。在装备精良、气焰嚣张、野蛮残暴的日本侵略军的进攻下,国民党军队的抵抗很快陷于失败,大片国土沦于日寇铁蹄之下。日本侵略军所到之处,烧杀淫掠,无恶不作。我同胞家园被毁,生灵涂炭,流离失所。紧接着,8月13日,日本侵略军又在上海燃起战火,国民党军奋起抵抗,在上海组织淞沪会战。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急的关头。
 
  1937年7月8日,卢沟桥事变第二天,中共中央发出《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号召:“全国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我们要求立刻给进攻的日军以坚决的反攻,并立刻准备应付新的大事变。”“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掠1“全国人民武装保卫平津,保卫华北!不让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寸土!为保卫国土流最后一滴血!

  同日,毛泽东与朱德、彭德怀、贺龙、林彪、刘伯承、徐向前等红军将领联名致电蒋介石,要求实行全国总动员,收复失地,坚决抗战,并请缨杀敌:“红军将士,愿在委员长领导之下,为国效命,以达保土卫国之目的。”7月9日,彭德怀等9名红军将领暨全体红军指战员再次通电全国:“当华北危急存亡之紧要关头,敬敢吁请我国民政府迅调大军增援河北,勿使忠勇之二十九军陷于孤军抗战,红军愿即改名为国民革命军,并请授命为抗日前驱,与日寇决一死战。”北平、天津、保定等地的民众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群众团体,纷纷动员起来支援在华北的国民党第二十九军的抗战。上海及全国各地的群众团体和各界民众也纷纷动员起来,支援前线将士浴血杀敌,要求国民党政府迅速对日抗战。 

  7月13日,延安召开共产党员和机关工作人员紧急会议,毛泽东到会讲话,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与抗日的革命者,应沉着地完成一切必需准备,随时准备出动到抗日前线。
 
  7月14日,毛泽东、朱德向彭德怀、任弼时等红军将领下达“十天准备完毕,待命抗日”的命令,要求红军各部队随时准备开赴华北抗日前线。同时,命令红军各路将领到陕西径阳县云阳镇集中,讨论红军改编和开赴前线参战问题,刘少奇受中央委托向红军将领传达中央决定和红军的任务。同日,毛泽东在为中共中央撰写的党内指示中提出,当前我们工作的总方针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要推动国民党蒋介石彻底转变政策,促使其下决心进行抗战;另一方面我们共产党和红军自己要真正地准备一切抗日救亡的步骤。
 
  7月14日至20日,毛泽东四次写信和致电阎锡山,要求“密切合作,共挽危局”。同时,毛泽东指定张云逸奔走于国民党两广当局:“求得他们赞助坚决抗战与国共合作的方针,求得他们开展爱国运动,积极救亡”。毛泽东还与张闻天致电叶剑英,要他与救国会及各方面联系,“请他们努力在外面与政府党部及各界领袖协商,迅速组成对付大事变的统一战线。惟有全国团结,才能战胜日本。” 

  7月15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最新庆七一建党节征文
       系党总支半年总结
       镇党委半年总结
       商务局半年总结
       消协半年总结
       残联半年总结
       纪念香港回归周年感想
       纪念香港回归周年征文
       纪念香港回归周年诗歌
       最新中学生迎奥运征文
     
    简历怎样才能减肥?两种另类简历
    法院党组副书记党性分析
    国旗下讲话知荣辱创先进
    律师事务所见习回顾
    挂职干部考察材料
    广州市参加国际花园城市评选陈述…
    国庆节快板国庆赞歌
    区乡卫生院慢性病防控工作意见
    建设和谐文化核心是倡导和谐价值…
    十一月份安全办公会议纪要
    纪念建党周年庆安排意见
    纪念设立海关周年庆讲话
    人口日纪念会议举行
    陈同志百年诞辰纪念会举行
    举行纪念辛亥革命百周年务虚
    常务副领导在纪念建党90周年
    纪念建军80周年知识竞赛题
    企业纪念建党周年活动方案
    企业纪念建党86周年集中党课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党
    征文演讲稿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