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演讲致辞 >> 征文演讲 >> 正文
一个警察演讲

**年前的今天,湛蓝的天空,悠悠地漂浮着一朵雪白的云,清亮透明的晨风中,冉冉的升起着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这象征着祖国母亲的五星红旗,从懂事的第一天起,就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从胸前飘扬着的红领巾到佩带团徽、到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无一不是您的滋润和哺育,无一不凝聚着您的心血和热情,无一不镌刻着我对祖国母亲的涓涓报答之意。这一切也应缘于家庭对我的熏陶,父辈对我身体力行的感染和教育。
记得五六十年代人们盛行将中国的东西称“洋”,如西红柿叫“洋柿子”,土豆叫“洋芋”,火柴叫“洋火”,我的外公非常听不惯,也非常恼火。有一天他在全家人的饭桌上忽然公布了一个简单而又让人不解的禁令:“从今天起,我们家人都不许把中国的东西说“洋”,谁说漏了嘴有个再一再二,但没有再三再四。”年少的我,不解其意,还以为外公只是说着玩,就故意说了几声“洋芋,洋芋,洋火,洋火”。一向慈爱的外公抡起一掌,重重地落在我的身上。就是这刻骨铭心的一掌,那个莫名其妙的“洋”字便成了我记恨的对象。后来我从课堂上从书本中了解到:洋人的铁蹄曾经践踏过我们的家园,洋人的魔爪曾经伸进我们的心脏,而面对灾难深重的旧中国,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在反帝反封建的壮阔斗争中艰苦卓绝,浴血奋战80年,才拥有了今天这样一个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祖国。
我终于明白了外公震怒的原因,明白了为什么每当外公听到收音机里传来的《国歌》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歌声,眼睛就会豁然发亮,外出看到国旗和党旗时,总会象孩子一样旁若无人地直起他那已经佝偻了多年的身躯,站成一尊雕塑行起了注目礼。每每看到此,我的心为之震颤,我的泪也不由地流了下来。一个没有多少文化,没有惊人壮举,没有闪光语言的普通老人,却以自己的行动教我熟悉了一个庄重而神圣的词语——祖国。
从那时起,我就更加热爱祖国、热爱党,更加热爱自己这份与国徽有缘的工作。当我头戴国徽,身着警服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天就深感自己肩上担子的重量。在派出所我做过户籍内勤、治安内勤、身份证内勤,在机关我当过秘书、政工干部,岗位的不断变换,工作的普普通通,平平凡凡都丝毫没有改变过我对公安工作的执着和热爱。庄重神圣的国徽伴我在人民警察的群体里一干就是22年,虽然不能象男民警那样侦查破案、出生入死、叱咤警坛,但8000多个日日夜夜却让我真正感受到了警察的苦辣酸甜,深深的体味到了警察的艰辛和危险。为了社会的稳定,人民的安宁,我的战友们同事们付出老祖宗多少不眠的长夜,多少滚烫的汗水,多少永远追不回的青春乃至年轻的生命……
虽然我们只是普普通通的警察,如同满天繁星,默默闪烁;虽然我们只是平平凡凡的警察,如同沧海一粟,静静地流淌,但是我们毫不怨言。因为我们不会忘记共和国赋予我们的使命,不会忘记造就和滋润自己生命的母亲。当母亲不时地遭到国内外敌对势力的冲击,人民不时地受到不法分子的侵害,祖国需要我们这些共和国的卫士站成一道坚实的屏障时,一切风险、一切苦涩、一切艰辛,都被“人民警察”这几个闪光的字眼所代替。只要我们能把母亲容颜焕发熠熠生辉,一切、一切都无怨无悔……这是我们骄傲无比的选择,这是我们回报祖国母亲最浓缩的爱,最挚热的情。愿那庄重的国徽因了我们灿烂的一笑而凝成一道道闪亮的光环,愿象征祖国母亲的五星红旗更加娇媚鲜艳,愿共和国的明天因为有了我们血染的青春而长治久安!


《一个人民警察的演讲》,欢迎阅读一个人民警察的演讲。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发扬中国奥运精神演讲
       航空公司让生命和使命同行演讲
       国地局热土上奉献演讲
       信念力量演讲
       春风化雨蜡炬成灰教师精神讲稿
       警察靓丽与责任演讲
       忆绿色军营放飞金色希望演讲
       南京大屠杀周年祭主题演讲
       电视者铁肩担道义演讲
       翅膀与黄金地税局廉洁奉公演讲
     
    学校中考总结材料
    县长政法干部培训班讲话
    学校七一节开幕致词
    入党思想汇报新
    学校建党节讲话稿
    矿产开发秩序整顿计划
    供电局客服述职报告
    学校党组织负责人党性分析材料
    市委书记人大代表发言
    民政干部体育发展讲话
    伤病警察救治专属通道实施意
    给眼泪一个机会
    200年公安警察纪律条令学习辅
    一个乡镇党委书记党性分析材
    考察体会责任建设一个都不能
    向一名维和警察学习讲稿
    警察教育训练经验材料
    铁路警察局稽查站民警事迹材
    警察军训个人感悟
    中国一个世界强国复兴读书心
    征文演讲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