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心得体会 >> 形势政策心得 >> 正文
高中地理教师德育教育心得体会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德育教育势在必行;德育教育渗透到地理教学中势在必得;德育渗透的实践途径;高中地理虽然不像初中地理那样有丰富的德育教育素材,但是只要我们在头脑中始终有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这一意识,善挖掘、巧设计,许多教材元素中都可以找到适合的切入点;进行讲述。其中包括: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是实现地理教育价值目标要求、是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中蕴含丰富的素材、生活实践中可得多彩的案例、适时渗透润物无声、深入挖掘巧设案例、亲身体验自我教育、抓住机会大力推进等,具体材料详见:
    一.德育教育势在必行
1.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当今时代人文精神弱化、道德理性滑坡,在这样的背景下,道德及人文教育已被提到了重要的地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地理课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帮助学生树立人地和谐、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
2.是实现地理教育价值目标要求
    在地理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价值取向,实现地理教育价值目标的重要途径。地理教育的价值目标,最重要的有二:其一是要让学生拥有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其二是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积极参与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活动。如果说前者重点在于知识和技能传授的话,那么后者的关键就在于观念的形成了,因此在地理学科中的德育渗透对于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以及实现地理教育价值目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是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特别提到: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了解全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理解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势在必行。
    二.德育教育渗透到地理教学中势在必得
1.教材中蕴含丰富的素材
    新教材强调基础地理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观念和观点的教育以及学生能力的培养,其次,强调地理教育应以学生发展为本,在地理教学中体现人文精神。仔细研究教材可以发现在现行高中地理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教育素材。
(1)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的国情教育素材
    国情教育,是向学生传授有关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等方面的最基本情况,并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进行国情教育,要始终抓住人地关系这一主线,而这恰恰是贯穿高中地理教材的重要线索。如在高中地理教材中涉及有陆地自然资源、海洋资源、气候资源、旅游资源、环境问题、工业、农业、交通、城市化、人口、国土整治等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善于挖掘,巧妙设计就能够让学生既了解我国国情的优势:辽阔的国土、壮丽的山川、富饶的物产、多样的气候,不断发展的经济建设……同时,又实事求是地让学生认识到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文化素质不高,人均资源少、资源浪费严重,经济发展不平衡、环境问题突出等国情劣势,从而既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又激发他们的忧患

[1] [2] [3] [4]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保持党员先进性心得体会
       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学习体会
       治安管理先进性学习体会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心得
       村级后备干部选拔心得体会
       信访局学习十七届四中全会心得体…
       医院学习十七届四中全会心得体会
       党支部创先争优活动开展心得体会
       党员创先争优活动开展心得体会
       村委主任创先争优培训班心得体会
     
    论人类目
    创建文明城市签名会讲话
    乡镇人代会闭幕词
    革命歌曲亲子演唱暨家庭才艺大赛…
    县水利局安全生产大检查总结
    乡镇统筹城乡发展调查报告
    优秀组工干部事迹汇报会发言材料
    农村合作组织成立大会相关材料
    重大项目投资决策大额度资金运作…
    县工商局行业作风建设总结
    高中新课程教学实施意见
    提高中学教育质量工作意见
    蜜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管理办
    浅谈高中英语写作中语域知识
    高中英语写作练习探讨
    综合高中足球队宣言
    高中语文复习作文训练
    高中教师课程培训方案
    高中督导验收情况总结材料
    高中班主任个人事迹材料文稿
    形势政策心得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