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心得体会 >> 五中全会 >> 正文
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会讲话

  10月8日至11日,党中央召开了五中全会。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面,我就认真学习、全面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讲两个问题。  

    一、认真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   

    十六届五中全会主要精神,我觉得可以概括为三句话,即明确指导思想,明确主要目标,明确主要任 务。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就要重点领会、掌握好这三句话。

     第一,明确“十一五”时期的指导思想。核心是“五个坚持”、“六个必须”。“五个坚持”,即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坚持以人为本,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六个必须”,就是在“十一五”时期,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

    第二,明确“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主要有七个方面。一是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 2000 年翻一番;二是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三是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四是社会主义县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五是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城镇就业岗位持续增加,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贫困人口继续减少;六是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普遍提高,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卫生和环境等方面的条件有较大改善;七是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步。

    第三,明确“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也有七个方面: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二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努力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加快发展服务业,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三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大中小城县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四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认真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的环境问题,在全社会形成资源节约的增长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五是深化体制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加强现代县场体系建设。着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继续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六是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不断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加快

[1] [2] [3] [4] 下一页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
       十六届五中全会体会
       机关党办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
       学习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全…
       认真贯彻五中全会精神我国农村基…
       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体会——…
       县委部署学习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
       坚持科学发展观打好农建攻坚战
       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开创水利…
       坚持科学发展观是做好民族宗教的…
     
    农业系统各类考核指标完成情况汇…
    保健品主题联谊会主持词台词
    毕业晚会致辞
    确保农民工资无拖欠实施工作意见
    城管局度半年总结
    工厂庆五一迎五四联欢晚会主持人…
    下放知青联谊会开幕致辞
    数学老师的演说文稿
    三级干部大会暨农村会议讲话
    交通会议讲话稿
    第六届市领导圆桌会议召开
    十六大党代会代表团发言材料
    集团公司第十六次政研会发言
    公司学习贯彻党十六届六中全
    把思想统一到十六大精神上来
    市第十六届代表大会第一次会
    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
    十六届六中全会确定和谐社会
    十六届六中全会学习体会分配
    十六届六中全会学习感想
    五中全会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