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规章制度 >> 管理办法 >> 正文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实施办法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组织参加本会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参政议政。为了加强我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逐步实现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规范化、制度化,进一步发挥各民主党派、无党派爱国人士、人民团体、少数民族人士和各界爱国人士在我省政治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和《政协全国委员会关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一条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目的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反映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要求,为参加人民政协的各民主党派、无党派爱国人士,人民团体、少数民族人士和各界爱国人士发挥作用开辟畅通的渠道,集思广益,促进我省重大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监督国家宪法、法律和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协助并推动我省国家机关改进工作,提高效率,克服官僚主义,反对腐败现象;推动我省两个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律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关系,促进各方面的相互沟通和理解,加强在共产党领导下各党派的团结合作;贯彻执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实现。
    第二条  政治协商是对我省的大政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进行协商和就决策执行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进行协商。
    省政协政治协商的主要内容包括: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重大方针政策的重要部署;全省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改革开放、经济建设中的重大决策及重要部署;省政府工作报告,财政预算,全省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中共*省委提出的有关省级领导人人选;重要的地方性法规、条例草案;群众生活的重大问题;全省有关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及外事等方面的重大问题;贯彻中央民族宗教政策中的重大问题;各党派之间的共同性事务;政协*省委员会参加单位和委员人选;政协内部需要协商的重要事务以及有关爱国统一战线的其他重要问题。
    政治协商的主要形式有:政协*省委员会的全体会议,常务委员会议,主席会议,常务委员专题座谈会,各专门委员会会议,根据需要召开的各党派、无党派爱国人士、人民团体、少数民族人士和各界爱国人士的代表参加的协商座谈会等。
    第三条  民主监督是对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通过建议和批评进行监督。
    省政协民主监督的主要内容包括:国家宪法以及国家和门将问题提交省政协进行协商。
    省上制定的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的重要方针政策,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的重要决策的贯彻执行情况;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职责、遵守法纪、为政清廉等方面情况;参加政协的各单位和个人遵守政协章程和执行政协决议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党政领导干部任免投票表决制实施…
       市干部考学管理暂行办法
       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管理办法
       市建设局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办法试…
       省离休人员老红军医疗管理暂行办…
       市建设局办事大厅窗口投诉受理办…
       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
       社会团体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登记办…
       县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反应治疗…
       县城乡贫困群众医疗救助实施办法
     
    市国税局党组和改进党作风建设实…
    电信维修管理年终总结
    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
    加强河道采砂管治工作意见
    行政治理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学习活动讲…
    质监局开展做党忠诚卫士当群众贴…
    街道干部队伍建设总结
    党委干部竞聘演讲
    任长霞先进事迹报告会演讲稿——…
    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意见
    党员队伍政治思想考察报告
    工商厅思想政治大会讲话
    矿思想政治安排
    工商行政治理局裁决书
    电信企业发展政治教育交流材
    县委民政治安综治交流材料
    水利局政治教育交流材料
    商务局加强政治教育交流材料
    企业党建政治教育交流材料
    管理办法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