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规章制度 >> 工作规则 >> 正文
商品房配置保障性租房实施规则

第一条为拓宽保障性租赁住房房源。提高保障能力,依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 政〔 〕28号和《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意见》 政〔 〕65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本规则所称配建保障性租赁住房是指在新建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等住房建设项目中,按规定的比例配建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建立稳定、持续、可靠的保障性租赁住房房源供应的活动。

第三条本规则适用于本市三个城市区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新区。

第四条自 年 月 日起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的商品住房用地新建项目,须按照项目总建筑面积10%5%为廉租住房、5%为公共租赁住房)以上的比例配建保障性租赁住房。配建的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无偿交给政府,产权归政府所有。

由开发企业投资的经济适用住房项目,按住宅总建筑面积15%比例配建保障性租赁住房,政府按照物价部门确定的经济适用住房成本价回购,产权归政府所有。

第五条市发展改革、财政、国土资源、城乡规划、城乡建设、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按比例配建保障性租赁住房工作。

市发展改革部门在项目核准或备案时,要严格审核项目是否按要求和标准配建保障性租赁住房。凡未列入或列入内容与要求不符的不予核准或备案。

市城乡规划部门向市国土资源部门提供商品住房开发建设用地规划条件时,要明确按照不低于住宅总建筑面积10%比例配建保障性租赁住房的要求。确实无法配建的特殊开发项目,应经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部门审核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时,要对建设单位报送的规划设计方案落实保障性租赁住房配建要求情况进行把关,并在许可证附件中标明配建规模、套数、套型等要求,对不符合配建要求的不得核发许可证。出具规划条件时,应同时抄送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部门。

市国土资源部门要根据规划条件,新建商品住房项目建设用地招标、拍卖、挂牌供地时,将按比例配建保障性租赁住房的约束性条件作为土地出让依据明确告知竞买人。签订国有土地使用出让合同时,要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或土地划拨决定书中明确配建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的土地使用性质、建筑总面积、分摊的土地面积、套数、建成后由政府无偿收回的条件、保障性租赁住房与商品住房同步建设等约束性条件。土地出让之日后3个工作日,抄送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部门。

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负责确定配建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具体类型、建筑面积总量、套型套数和比例,对建设项目进行监督管理以及产权办理、住房交接、配租等工作。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部门要与取得居住用地土地使用权的项目开发建设单位,其取得土地使用权后5个工作日内,签订保障性租赁住房配建合同,明确约定配建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总建筑面积、质量要求、建设成本、验收标准、交接程序及违约行为的处理办法等事项。

市城乡建设部门在核发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时,要在备注中注明配建保障性租赁住房总建筑面积、套数、套型等事项。进行竣工验收备案时,应当审核项目是否按要求配建保障性租赁住房,未按要求配建的不予进行备案。

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部门在核发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时,要严格审查开发建设单位报送预售方案(附市规划部门批准的规划设计方案)并将配建的保障性租赁住房相关内容标注清楚,登记备案。规划设计方案确定的配建保障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政务系统督查试行规则
       无障碍设施保护与处罚制度
       经济集聚区设立激励奖励规则
       违法行为举报奖励规则
       讨论队队伍纪律规章总结
       餐厅店长岗位工作规则
       运营部客户服务工作人员工作规则
       公司企事业形象推广专员作规则
       公司企事业营运部主管工作规则
       教学质量和特殊贡献奖惩工作规则
     
    水利局旅游事业评审会上的讲话
    毕业论文选题重要性
    办公室副主任廉政教育考察材料
    市动物诊疗许可服务细则
    我党性分析材料党校版
    党委书记矿七届十六次职工代表大…
    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实验
    县委书记国家干部大会讲话
    县委人才领导小组会议讲话
    酒店先进部室申报材料
    商品建设措施
    人工商品林采伐试点小结
    暑假商品促销方案
    五一节商品促销方案
    商场节假日商品促销策划方案
    大学生商品促销方案
    中秋商品促销方案
    劳动节商品促销活动方案
    国际小商品展览会方案
    禁止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细则
    工作规则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