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意见 >> 管理工作意见 >> 正文
应急管理意见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单位:
  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是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体现,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和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市公共安全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各类自然灾害时有发生,生产安全和环境安全事故仍处于易发期,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增大,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大量存在,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非常必要。根据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省九次党代会和市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及《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发〔2009〕24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9〕52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鲁政发〔2009〕53号)要求,现就全面加强我市应急管理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以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落实和完善应急预案为基础,以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为重点,坚持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充分依靠法制、科技和人民群众,全面提高应急管理能力,维护国家安全,促进社会和谐,为建设新德州、实现新崛起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目标要求。“十一五”期间,健全完善覆盖全市各级、各行业、各单位,多层次衔接配套、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应急预案体系;健全完善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落实党委领导下的行政领导责任制,加强应急管理机构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健全完善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建立统一高效的应急平台和专业化、社会化相结合的应急保障体系,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调、军地结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应急管理工作格局。


  二、全面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三)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根据《德州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市总体应急预案》),编制修订本级、本行业和领域的各类预案,并加强预案的管理和督促检查。各基层单位的预案要简便实用。2009年底,县级总体预案和市属企业及大专院校预案编制基本完成;二零零八年底,所有街道社区、乡村和各类企事业单位预案编制基本完成,形成覆盖全市“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预案体系。要加强对预案的动态管理,建立完善预案修订、评审、备案制度,不断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逐步建立各级政府预案库,提高预案信息化管理水平,实现预案间的互联互通。建立预案演练制度,结合实际,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预案演练,不断提高实战能力。
  (四)加强应急管理体制建设。市政府是全市应急管理工作的最高行政领导机关,根据《市总体应急预案》的规定,德州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领导小组是全市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最高决策指挥机构。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市政府总值班室,以下简称市政府应急办)是市政府应急管理工作的办事机构,履行

[1] [2] [3] [4] [5] [6]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房公积金缴存管理意见
       科学研究岗位管理意见
       市城区牛羊屠宰定点管理实施意见
       贯彻落实公益性水利工程建设管理…
       做好我省异地安置人员医药费报销…
       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补…
       规范村级财务公开和管理意见
       农村普遍实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
       交通规费征收管理意见
       全省交通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
     
    社区基础详细计划范本
    赴社区挂职主任助理锻炼计划
    质监局解放思想大讨论整改措施
    教师节诗歌红烛赞
    优秀组工干部个人心得体会
    运动会班级入场式解说词小学篇
    应对金融危机朗诵稿咱们工人有力…
    民兵点验大会上的讲话
    贯彻中华共和国公务员法方案意见
    机关下派干部回顾范文
    劳动保障监察管理工作方案
    水土防控监督管理办法
    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管理办法
    改善农村支付环境管理办法
    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管理办法
    城镇医疗救助管理办法
    疫苗计划报损管理办法
    中医病历书写规范管理办法
    建设现场公示管理办法
    物业承接核查管理办法
    管理工作意见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