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意见 >> 管理工作意见 >> 正文
河务管理局办公室意见

   

2009年,办公室在省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实践“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新理念,紧紧围绕局党组的工作中心和重点,大力加强思想、工作作风建设,积极参与政务、办理事务、搞好服务,以工作规范有序,优质高效为目标,不断创新工作思路,较好地发挥了办公室的综合枢纽作用,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绩。

一、2009年各项工作完成情况
1、创新思维,积极实践,多项工作创新取得明显成效。
——思路创新。办公室工作事务多,服务性强,程序规范,不容易创新,也不好创新。对于工作创新,大家普遍有求稳怕乱思想,怕改不好造成不好的影响。办公室召开全体人员会议,认真学习袁局长在全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要求大家开动脑筋,多想办法,以小革小新为突破口,进一步改进、提高工作水平。
——宣传创新。今年加强了与各新闻媒体的联系沟通,年初邀请新华社等7家驻济主要新闻媒体记者,召开了山东黄河新闻宣传座谈会,对加强我局的宣传工作征求了意见,沟通了情况。突出了对标准化堤防建设的宣传报道,抓住省领导对山东黄河标准化堤防建设作出重要批示的大好时机,先后8次邀请大众日报、新华社等新闻媒体记者来我局采访。创新宣传方式,10月份组织各市局宣传报道骨干对济南、东明标准化堤防建设工地进行了现场采访,写出20余篇有分量的稿件,集中在黄河报、黄河网进行报道,取得了较好效果。为顺利实施黄河第三次调水调沙梁山段人工扰动的现场直播,会同东平湖管理局多次派专人配合查看现场,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保证了直播现场安全,中央电视台分别于梁山、艾山、利津、丁字路口在整点新闻和新闻30分进行了现场直播和新闻报道。今年以来,全局在市级以上新闻媒体发表稿件10000余篇,其中办公室人员发表稿件500余篇,山东黄河网编发稿件2399篇。在黄委庆祝2009年记者节暨黄河好新闻表彰会上,有8篇作品获奖。此外,有2篇作品获得河南省专业报评委会与大众日报好新闻二等奖。
——督查创新。创新工作机制,建立了全局督查工作网络,各市河务管理局、局直各单位、机关各部门都明确了一位领导和具体联系人,负责本单位、本部门督查事项的落实及联系工作。围绕省局中心和重点工作,及时分解任务,在与各部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对局工作会议和局领导确定的重要事项进行了细化分解,印制了《2009年机关各部门重要工作计划一览表》和《重点工作分解一览表》,将重要工作分解到部门。创新了督查手段,充分利用办公自动化系统,及时将督查事项、工作进度、结果反馈等信息及时上网公布,对重要事项进行跟踪督查,对重要文件、会议议定事项、局领导安排的工作及时督查督办,全年共印发督查通知单份、督查专报、新增设内部情况通报 期,并借鉴黄委的做法,印发了局领导议定事项提示。督查事项上网公布,增加督查工作透明度,强化了各单位、各部门的责任意识,促进了工作的效率的提高和工作任务的落实。督查督办创新获山东河务局年度创新成果三等奖。
——公文创新。尝试改进了文电流转程序,减少了领导阅文数量、时间,增强了部门办文责任,经过一年来运转,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每季度通报各部门发文数量、办文质量,增强了部门精简文电的意识,今年全局共发文 ,比去年相比减少 。经过多方努力,实现了文件“红头”上网,达到了原样显示纸质文件的目标;将收文记录及时上

[1] [2] [3] [4]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公司最新综合管理与法律事务基本…
       县工商行政管理要点
       公司经营管理方针目标
       街道建筑工地管理要点
       旅游区管理局思路
       居民区动物管理通知
       落实废品整治及长效管理机制意见
       森林资源管理促进生态建设意见
       医院对经济管理与监督控制医药费…
       社区工会目标管理建设若干意见
     
    总装车间副主管汇报演讲稿
    镇信访要点
    竹溪县以设岗创星为载体推进共产…
    演讲比赛主持人台词开幕词闭幕词
    国土资源局党建意见
    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要点
    大学生入党思想报告
    公路科研所科学发展观整改落实方…
    秘书局行政总结
    中文简历模版五翻译简历
    劳动保障监察管理工作方案
    水土防控监督管理办法
    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管理办法
    改善农村支付环境管理办法
    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管理办法
    城镇医疗救助管理办法
    疫苗计划报损管理办法
    中医病历书写规范管理办法
    建设现场公示管理办法
    物业承接核查管理办法
    管理工作意见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