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计划 >> 工作要点 >> 正文
县司法部门重点

要继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县司法行政工作在新的一年里。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学习贯彻省市县党代会和全省、全市政法工作会议精神,依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围绕县委、县政府和市司法局的工作部署,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首任,以服务发展第一要务为中心,以化解社会矛盾为主线,以强化基层基础建设为重点,以加强队伍建设、公正执法、服务为民为根本,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实现我县司法行政工作又好又快发展,为建设新德安做出积极的贡献。

一、加大维护基层社会稳定的工作力度

(一)创新人民调解工作机制。继续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及两个《若干规定》文件的要求。发展行业性、区域性的人民调解组织,积极探索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互动机制,形成大调解工作格局。以落实人民调解审核制为工作重点,进一步规范人民调解业务建设。充分发挥基层人民调委会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作用,强化人民调解在预防和调处民间纠纷、防止矛盾激化中的功能。加强对基层调解组织扶持和指导,加大对人民调解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人民调解员的整体素质和解决纠纷的能力。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重要节日、重点时期适时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切实做到早发现、早调处、早解决,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二)加强乡镇司法所建设。依照国家发改委和司法部要求。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落实相关政策要求,加大司法所办公用房建设的督查力度,保证第二批司法所办公用房建设任务圆满完成。进一步加强司法所的组织建设和业务指导,不时提高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深入开展规范化司法所创建工作,整合司法所职能,全力维护基层社会稳定。

二、认真落实“五五”普法规划的工作要求

(一)提高对重点对象学法用法工作的协调能力。围绕“五五”普法规划的目标。把各职能部门、各单位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参与到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中去。建立依法治县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推进法制宣传工作深入开展。

(二)抓好依法治理的点面结合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关于开展依法治县工作的有关决定和工作部署。继续加强地方、行业、基层依法治理三大工程建设,认真开展法治县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完成对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的检查验收。

(三)促进法律“六进”活动的有效开展。开展以“一学三讲”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要内容的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全面推进“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活动。开展五个“百佳”创评活动(百佳学法用法模范公务员,百佳依法办事示范单位,百佳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百佳民主法治社区,百佳学法用法示范机关)征集优秀法治文化作品参与“法治文化建设与法制宣传教育”主题研讨,确保法律“六进”活动的社会效果。

三、进一步增强法律服务的社会效果

(一)法律服务要在运用法律手段参与调节经济关系上有深化。围绕全县中心工作。提高办案办证数量和质量,充分发挥法律服务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积极探索和实践新形势的法律服务方式,充分发挥法律服务职能的作用。大力拓展公证法律服务领域,认真办好重点项目的招标、投标、合同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有关市机关管理创先争优要点
       市政府卫生规划财务要点
       市工商管理年终总结及来年思路
       市乡村卫生重点
       市交通部年终总结及来年重点
       市政服务中心重点
       市医政重点
       市农业部门重点
       市城管部门纲要
       市建设单位年终报告及来年初步计…
     
    调度室领导岗位竞职演讲
    街道全生产安全施工总结
    妇联会建立生态庭院经验材料
    林木种苗建设动员讲话
    公司客户部门优秀领导工作汇报
    总经理在通信代表大会讲话
    老师国旗下讲话稿
    下乡支教工作汇报
    夯实基础注重科研扎实有效提高学…
    公司党委庆祝建党84周年活动安排
    司法行政工作指导意见
    司法所基层建设工作意见
    电力公司法律化管理交流材料
    司法局法律服务交流材料
    司法局网络监察交流材料
    司法局行政综治交流材料
    司法局行政教育交流材料
    司法局依法行政交流材料
    司法局监督教育交流材料
    司法局工作观摩交流材料
    工作要点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