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计划 >> 交通工作计划 >> 正文
党风廉政建设服务人民群众交通工作计划

2011年是交通发展非常关键的一年市交通局将迎来又一轮交通大建设,为此,我们要继续围绕“工程建设大会战,行业管理大提升,党风廉政建设效能建设文秘杂烩网大跨越”的总体工作思路,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服务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振奋精神,迎难而上,推进我市交通事业又快又好发展。
2011年,交通面对“四大挑战”:

1、国际金融风暴导致全球经济衰落,交通产业、交通行业管理面临严峻挑战。经济萎缩,公共财政支撑力减弱,对交通投资乏力,运输业萎缩,市场竞争激烈,黑车、非法运营队伍扩大,导致运输行业、出租车业的不稳定。

2、国家拉动内需,加大对重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对交通带来难得的机遇,同时对交通队伍能力水平带来了挑战,对我们抢抓机遇的力度、应战工作的承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国家燃油税的开征,直接影响到交通内部的体制、人事、经济来源,调整和改革将是2011年的重大课题,交通系统迎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4、内部外部的双重压力,将对交通系统干部职工整体素质,行政执法能力,行业服务和管理水平,机关部门运作机制带来全方位的挑战。

三、主要目标:

1、全面完成当年确定的交通重点工程建设任务,2011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共计15个,总投资约48亿元,当年完成投资约21亿元,其中建安费14亿元,征拆迁费用6.9亿元。

2、积极对上争取,尽快启动城际轨道交通建设。

3、建立公路建设、管理、养护全覆盖体系,认真完成市人大1号议案。

4、建立公交城乡一体化体系。

5、规范客运市场。

6、完善中心所体制改革,实现职能转移。

7、无重大安全、廉政事故发生。

四、重点任务:

(一)及早启动轨道交通建设。

做好充分的调查研究,抓紧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及早启动轨道交通建设。重新构筑常熟交通优势,由“1小时都市圈”发展为实现与上海的同城效应。

(二)加快骨干路网建设。

1、高质量完成结转工程续建工程项目有8个,2011年计划完成投资约13.364亿元。204国道常熟新线段及四环路连接线(绕城一级公路),确保9月底前竣工,向国庆60周年献礼。常昆~锡太公路连接线工程,总投资1900万元,计划今年年底竣工。沿江开发高等级公路(338省道)常熟改建段工程(张家港交界~通港路),总投资7亿元,2011年计划完成投资3.2亿元左右;224省道建设工程,总投资1.05亿元,2011年计划完成投资4200万元;通港二通道(董浜~港区段),总投资3.3亿元,2011年计划完成投资1.79亿元。以上3个工程项目,计划2011年底竣工通车。任蒋公路二期工程(任阳环镇段)、绕城一级公路绿化工程确保年内完工。

2、抓紧实施新开工工程

新开工项目有7个,2011年计划完成投资约8亿元。s227常熟南段改线项目,全长14.9公里,总投资约7亿元,计划2011年5月开工,2011年9月竣工。海虞北路延伸段改建工程,全长5.4公里,总投资1.65亿元,计划2011年2月开工,力争当年完工,其中下穿四环路立交主体工程今年9月底完成。支梅线改建工程,全长16.2公里,工程总概算9亿元,计划今年4月开工,2011年12月竣工。
支何东线环镇段工程,全长

[1] [2] [3] [4] [5]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没有了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地税局加强税费收入增长计划
       地税局科学化税收征管计划
       地税局加强税收宣传策划计划
       地税局政务信息公开建设计划
       地税局下半年执法为民计划
       地税局税收收入管理计划
       地税局加强人事教育发展计划县
       地税局精神文明建设发展计划
       地税局发展人事教育计划县
       地税局发展法制宣传教育计划
     
    校园广播站个人回顾范文
    圣诞晚会主持词节选
    财务会计实习报告
    婚礼主持词2
    捐资助学会议上领导讲话
    信访制度改革的探讨索与思考
    地税局发展干部培训意见
    中国改革开放主题的演讲稿
    广电局文化建设计划
    中学校长个人汇报范文
    廉政文化进农村工作意见
    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月工作方案
    推进廉政风险防控管理要点
    审计局党风廉政纪监情况报告
    人事科廉政建设情况报告
    党风廉政宣传活动方案
    党委召开国务院廉政会议
    市党委廉政工作会的讲话
    烟草公司党风廉正建设纪实
    机关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
    交通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