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计划 >> 司法工作计划 >> 正文
市司法局行风评议实施意见

参评部门在4月底前将政风行风监督热线电话通过当地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六

是各参评单位要将本单位的办事程序、工作职责、规章制度、收费依据、标准、服务承诺、责任追究等相关规定制度在醒目位置予以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自查阶段。(5月份)
各参评单位要围绕评议的内容和重点,按照公开承诺的内容和自查、调查中发现问题,自行组织召开对话会,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结合自身的实际,采取走访服务对象,邀请座谈,发放问卷等方式,认真自查、自评,写出自查自评报告于5月25日前报市局行评办公室。
整改阶段(6月——9月份)
行风问题的整改工作,是行风建设的要害,也是人民群众最关注的焦点,要始终贯穿于政风行风评议的全过程。各评议单位要在6——9月份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集中整改,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同时在整改中有针对性建立健全相应的监督治理制度。市局政风行风评议办公室将对各县(市、区)司法局、市直各法律服务单位的自查、整改和自评情况,每半年进行一次监督检查和明查暗访,并将结果在全系统进行通报。
问卷测评(10月份)
市县两级司法行政机关要采取随机抽样,集中测评的办法,在广大群众和法律服务对象中,对评议重点单位开展行风评议的情况进行测评。
检查考核(11月-12月份)
市县两级司法行政机关对参评单位进行检查考核。县司法局在检查考核后要将考核的结果以书面形式于11月20日前报市局政风行风评议办公室。市局行评办将根据全市的考核情况进行抽查。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熟悉、加强领导。引深开展政风行风评议工作是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推进依法行政、优化发展环境,进一步引深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一项重要举措,要结合本部门、本行业的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各县(市、区)司法局的行风评议工作在县(市、区)和市司法局行风评议工作领导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局机关和局直属单位的行评议工作由局行评办组织进行。
(二)纠建并举,标本兼治。通过行风评议,不仅要把握本部门行业行风的状况,还要进一步分析产生不正之风的源头在哪里,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带根本性的制度和措施,力求做到“评议一点、带动一批、规范一片”的良好效果,推进全系统政风行风评议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讲究方法,突出重点。市县两级司法行政机关要认真开展好行风调查、听证对话、明察暗访三大活动,夯实内部评议基础。要积极推进政风行风评议工作向窗口单位和基层所延伸,把公开办事作为评议重点,进行重点评议,实行严格监督。通过内部评议和基层评议相结合,实现市、县、乡三级联动,做到评下议上、以下促上、以上带下、上下互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强保障。
(四)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各参评部门要建立政风行风评议责任追究制度,对通过开展问卷测评,面对面评议,考评以及群众举报反映的问题,要组织力量,认真调查,迅速落实,依法进行处理和纠正,积极进行整改。对于在检查中态度不端正,解决问题不主动,敷衍了事,推诿扯皮的,要追究相关责任人和领导的责任,并在全系统给予公开曝光,进行通报批评。

二oo七年四月四日


《2007市司法局行风评议工作实施意见》,欢迎阅读2007市司法局行风评议 >工作实施意见。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司法行政系统新闻宣传要点
       司法所度计划
       义县司法局最新—202年司法行政规…
       用科学发展理念审视基层司法行政…
       司法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整…
       司法局司法行政计划
       县司法局开创性安排
       司法局纪检监察要点
       度司法行政思路
       司法行政计划
     
    县长市政中心等建设项目征地动员…
    县政协民主协商会讲话
    市扶贫办年终总结及来年设想
    农村干部远程教育工作汇报
    全镇安全会议讲话
    农户小额贷款实施意见
    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电力青年创新
    薄熙来三点体会感言十七大报告
    纠风自查报告
    党委书记中心组学习十六届六中全…
    司法行政工作指导意见
    司法所基层建设工作意见
    城市管理执法局情况报告
    城市治理行政执法局会议材料
    电力公司法律化管理交流材料
    司法局法律服务交流材料
    司法局网络监察交流材料
    司法局行政综治交流材料
    司法局行政教育交流材料
    司法局依法行政交流材料
    司法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