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计划 >> 农村工作计划 >> 正文
农业局领导个人理论学习计划

为切实加强农业系统在职干部理论学习,提高在职干部的整体素质,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根据中共县委宣传部关于印发《县2010年度在职干部理论学习安排意见》(泸宣发〔2010〕5号)的通知要求,现结合农业系统实际,制定农业局2010年度在职干部理论学习计划,请局属各单位、机关各科室按照此计划,认真组织好在职干部的学习教育活动。

一、学习目的和任务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一年,是启动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奠基之年,也是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一年。

县十一届五次党代会提出了“以优化提升为重点,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以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加速发展现代农业;以提升品位为重点,加速推进新型城市化;以重树形象、重构格局为重点,加快推进旅游二次创业;以重大项目建设为重点,超前谋划‘十二五’规划相关工作;以提高人口素质为重点,推进科技文化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以安居乐业为重点,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以深入推进‘平安’建设为重点,切实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以聚集合力为重点,切实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以健全完善机制为重点,解决党建薄弱环节问题。”十个方面的工作重点和系列举措,认真抓好在职干部理论学习,对于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素质,进一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和水平,切实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

今年农业局的在职干部理论学习,要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八届七次、八次全委会、州六届四次党代会、县十一届五次党代会精神为主线,紧紧围绕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这一战略任务,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中心,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突破口,继续组织在职干部职工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及全国、全省、全州、全县“两会”精神,促进在职干部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真提高,为推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二、主要学习内容和专题

今年农业局的在职干部理论学习主要安排四个专题。局属各单位、机关各科室要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丰富学习内容,增加学习专题,确保理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一专题: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一)学习要点: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读本》为基本教材,组织在职干部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努力在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意义、时代背景、现实基础、科学内涵和历史地位上下工夫,进一步增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努力在深刻领会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上下工夫,牢固树立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进一步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辨证思维的能力,更好地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增强坚持“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学习时间:2010年3月至4月份

(三)学习材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读本》

第二专题: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加快推动农业新发展的思想保证和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地方区域来年计划详细内容
       当前农村建设计划的详细步骤
       村主任助理学习实践计划
       村官农村基层建设计划
       做好农村公共卫生之服务计划
       农田水利建设安排
       新乡村流通服务网络工程规划
       政策性农保安排
       乡村信用社票据兑付计划
       农用车辆管理安排
     
    如何正确认识开展平安建设意义
    创建五型机关中充分发挥农业银行…
    浅谈安全会议中的安全生产意见
    公司半年党委暨试点现场会典型材…
    科技局科学调研报告
    党员民主评议
    公司共青团和青年讲话
    学习江泽民文选笔谈
    技术局党组教育报告会讲话
    乡镇党委换届考察材料
    加大设施农业建设实施意见
    农业发展突破工作要点
    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工作意见
    林业局年度工作报告
    林业局督查工作汇报
    农业农村工作座谈会讲话
    促进设施农业定植进畜工作方
    农业农村发展工作计划
    设施农业建设工作意见
    农业用水价格管理办法
    农村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