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计划 >> 年度工作计划 >> 正文
市妇联计划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妇联七份调研报告上作了重要批示:全国妇联的几份报告很好,有情况、有分析、有对策、有建议,请中办分送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妇联也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争取支持,加强合作,共同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促进妇女儿童事业健康发展。接着省市领导也分别作了批示,提出明确要求。1月至3月,市妇联暨区县妇联将集中开展专题调研活动,就不同层次妇女需求,尤其城乡妇女创业就业需求、妇女维权状况以及母亲知识需求等开展调研工作。同时,围绕全国妇联调研的七个课题,确定了2009年着力抓好的五个方面重点工作:

  一、以提高妇女素质为出发点,进一步引领广大妇女争做建设新的时代女性,开展“十万妇女大培训”工作,主要是三个方面培训:

  1、加强对妇女的技能培训。与农林、劳动、教育、科技、科协等部门联合,依托妇女职业介绍所、巾帼培训基地、创业示范基地等各类阵地,借助社会各方的培训资源,积极为城乡妇女创业就业提供服务。

  2、以妇联组织为主,积极举办特色家政培训。面对我市的家政行业供求关系紧张的现状,我们将运用好妇联组织的公信力,与___师范大学家政学会合作,开发管家式高级家政服务员、家庭营养师、家庭护理员等高端家政市场,着力打造妇联家政品牌,培养一批适应城市家庭发展的家政从业人员。

  3、启动“母亲素质”工程。鉴于我市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母亲的培训,将启动“母亲素质工程”,在“十一五”期间,培训20万名母亲,并持续将这类培训开展下去,在城市和农村先期开展五个方面的培训:一是道德准则,二是形象礼仪,三是卫生健康,四是科学育儿,五是婚姻家庭关系的调处,全面提高我市母亲的教育意识、文化素养和人格品质,以母亲素质的整体提升,推动家庭生活质量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同时,继续开展百岗百星评选活动,大力选树服务优质、作风良好、技能精湛的行业女性典型。“三八”期间,市妇联将举办“巾帼和谐颂”___市庆“三八”各界妇女大联欢活动,充分展示我市各界妇女的时代风采。

  二、以促进妇女创业就业为着力点,进一步团结动员广大妇女投身经济发展大局

  1、在服务妇女创业上发挥作用。抓住“五大中心”建设契机,大力倡导“创业致富在家庭”,鼓励有创业意向、有创业胆略的女性在家庭创业。培育一批、发现一批、宣传一批、推广一批女性创业典型,举行新一轮女性创业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并制作光盘广泛宣传。建议有条件的区县设立女性创业发展基金,支持有需求、特别困难的女性创业。“三八”期间,市妇联将联合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继续开展“春风送岗位”行动,并在巩固原有50个基地的基础上,再为20个“巾帼创业示范基地”挂牌。

  2、在组织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上发挥作用。围绕全市“百万农民转移就业,十万农民自主创业”工程,积极组织科技人员与农村妇女的“科技结对”,争创1~2个省级“巾帼培训示范基地”,全年转移1万名农村妇女劳动力,重点扶持15个“妇”字号经济合作组织。深入开展以“争当新女性,共建新家园”为主题的“巾帼示范村”创建活动,引导农村妇女发展生产、清洁水源、保护家园。

  3、在引领妇女发展上发挥作用。继续抓好市女企业家协会、女法律工作者联谊会等妇女团体的工作,切实加强对女领导干部、女企业经营者、女科技人才的联络,培植一批与城市现代化发展相符合的精英女性群体,进一步扩大妇联组织对各界妇女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市容管理局城市管理计划
       市房产管理局计划
       教导处计划
       教导处计划2
       教导处计划3
       度学院计划
       世界红十字日计划
       县域经济发展报告
       区委建党86周年系列活动安排
       县残联帮村计划
     
    县政协推进生态县建设建议案复函
    社区党建经验材料党旗社区飘扬
    市教育局纲要
    党知识竞赛题
    中秋节联欢晚会主持人用语参考
    温家宝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切实做好…
    县委书记党代会预备会议讲话
    纪念2.9运动演讲比赛策划书
    水利局领导个人述职报告
    市领导就职演讲
    妇联加强妇儿教育交流材料
    妇联普法联络员交流材料
    妇联加强权益保护交流材料
    妇联干部教育交流材料
    妇联文明生态庭院创建交流材
    妇联思想教育交流材料
    市妇联庆三八妇女节活动方案
    县妇联创建四型机关总结材料
    暑期妇联社会实践总结
    区妇联扶助弱势群体开展爱心
    年度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