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材料 >> 总结材料 >> 正文
民事诉讼信息网络中心总结材料

律,每月向网络中心各成员进行通报。

3、建立快速反应机制。为解决以往民行抗诉案件周期长,甚至有头无尾的现象,我们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发现线索后首先与相关联络员取得联系,制作备案材料并向主管检察长汇报。其次是根据案件线索情况,迅速与当事人取得联系,弄清整个案件的概况。第三根据线索的实际情况与中心的有关人员积极做好线索论证准备工作。最后为缩短诉讼周期,增加监督的透明度,我们实行申诉案件联系卡制度,将案件的承办人与联系电话以及案件进展情况及时告知中心联络员。对所收集的线索统一管理和统一调卷,再分给承办人进行审查,审查后7日内集体讨论,决定是否立案,并在立案或不立案3日内将情况书面告知联络员。

通过对收集线索的统计分析及中心成员的信息反馈,我们总结民事行政案件信息收集工作的经验,分析民事行政案件线索的来源、内容、特点、规律及出现的新情况,及时调整监督的重点部位及方向,把监督的领域扩展到土地部门执法不公、企业破产、改制中的国资流失、卫生、房产等部门不正当收费及棉纺、造纸企业环境污染公益诉讼等方面。通过网络中心获取大量的信息,找准了工作重点,解决了一些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中心成立以来共受理到对土地部门行政决定不服提起诉讼68起;企业破产、倒闭、改制中国资流失82起;卫生、电业、房产部门不合理收费68起;环境污染申诉36起,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赞同,也树立了民行检察的形象,打出了民行声威。

三)发挥信息网络中心论证作用,提高案件质量,实现民行监督最佳效果

如何对所收集的案件线索进行科学的管理和利用,以便提高民行抗诉案件的质量,提高工作效率,使民行检察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是我们信息网络中心成立以来面临的重要任务。我们是从以下六个方面对案件线索进行分析论证的:

1、对线索的基本属性进行论证。以解决线索是否属于我们法定管辖的范围,对辖外案件移送哪些部门,对辖内案件审查后不符合抗诉条件的如何做好息诉工作,对符合抗诉条件的由专人承办,如何快速进入审查抗诉程序等问题。

2、对线索案件本身所反映的基本法律关系进行论证,

3、对线索所涉及的法律法规进行讨论。

4、对线索是否存在实体或程序方面的违法事实以及错误原因进行论证。

5、对拟提请抗诉和建议提请抗诉的案件改判的可能性进行分析论证。

6、对隐藏在不公正裁判背后的职务犯罪初查的方法和技巧提出建议。

在论证的程序上我们是这样做的:

1、对拟论证的案件制作成案例,做到保留线索基本事实的基础上隐去当事人、原审法官、诉讼代理人的真实情况,确保论证客观公正。

2、确定参与论证的人员。组织通晓相关法律知识又不存在回避条件的联络员参加论证。

3、分发案例,并告知论证会日期。确定人员后,将案例提前一周分发到位,使参加论证人员事先准备,并进行书面分析。

4、召开论证会。要求每人的发言叙事准确,观点明确,适用法律依据正确。

5、整理论证意见。归纳论证的情况形成论证报告,对案件办理提出处理意见,报检察长或检委会审核决定。并报县人大、市院民行处备案。

通过组织案件论证会,进一步吃透了案情,全面掌握了相关法律法规,对案件的认识更客观公正,找到了处理案件的最佳办法,达到了提高案件质量的目的。中心成立以来,我们已召开了十二次案件论证会。分别对19起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福利院管理工作总结材料
       物价局服务水平总结材料
       乡村党建工作总结材料
       公务员自查自纠总结材料
       县义务教育平稳发展总结材料
       运输企业优质服务总结材料
       商业银行保密工作总结材料
       畜牧业发展情况总结材料
       治安工作现状总结材料
       廉租房建设状况总结材料
     
    十七大报告最大亮点科学发展观
    教育局改善教学水平安排
    工商局理论学习整治报告
    文明创建经验交流交通局
    学校辅导培养青年教师计划
    教育局深化国民教育讲话
    党校培养三农人才交流材料
    健协迎国庆60周年文艺晚会观后感
    多管齐下推动家庭美德进万家妇联
    法庭庭长就职演讲
    法院民事工作实施意见
    民事调解做法交流
    涉农婚姻诉讼案件调查研究报
    法院系统民事调解会发言材料
    刑事诉讼法教案
    法院民事审判总结
    民事上诉答辩状
    民事诉讼法学教学大纲
    民事诉讼时效论文
    公益诉讼与构建和谐社会论文
    总结材料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