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材料 >> 党性分析 >> 正文
司法局副局长党性剖析

  从2002年调任司法局副局长以来,自己一直协助局长开展工作。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自己通过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大报告、党章和其它辅导材料,深刻认识到: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解决党员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迫切需要。党性分析、民主评议会议以后,根据同志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党组织反馈意见后,自己又重新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和分析,对个人存在问题的原因以及危害进行了更深层次的剖析,以期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完善、修正缺点、增强党性的目的。作为一名党员,自身体会到最大的进步是克服了临时观点,使自己专下心来想问题、干工作、办事情,自觉把学习共产党员先进性标准要求的过程,变成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增强党性的过程。同时,对照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标准要求和不合格党员的主要表现,以此为镜子,认真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认真回顾自己的工作,广泛听取领导、同志和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党性党风状况进行总结反思,现认真剖析如下:

  一、自身存在的问题

  (一)学习方面

  总体上坚持学习不够自觉。日常工作中总是有意无意地放松了自我学习,忽视了知识能力的培养再造,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不强,忙于事务应酬,不愿挤出时间学,即使有了时间也坐不下来、深不进去。在理论学习上还不够用心,理论素养还比较浅薄,与本职业务有关的就学一点,与本职业务联系不紧的就不去学或者很少涉猎,在学习上搞实用主义,知识结构单一,把握形势、了解大局不深不透,还不善于研究思考问题,不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具体表现为:

  1、理论学习方面

  一是在理论学习上存在着应付思想。主要表现在学习态度不够认真、缺乏自觉性。只限于一般性地读书,对自己要求的不高,只求写读书笔记的数量,不求质量,使心得体会写的比较肤浅。

  二是理论学习太肤浅。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深钻细研不够,满足于学习了,不全面、不系统,缺乏对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的把握。

  三是理论联系实际工作不够。由于学习的目的不够明确,导致学习归学习,理论和实际相脱节。没有把在当前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所遇到的问题与实际工作相联系起来,更谈不上从理论上去认识、去探讨,使自己在考虑和安排工作时缺乏前瞻性,不是处于推着干就是忙于眼前的任务。

  四是理论联系自己思想少。认为自己已是三十多岁的人了,世界观早就定型了。表现为缺乏开拓创新精神,争先意识不强,对自己工作标准要求的不高。

  2、专业学习方面

  一是在专业知识学习上没有计划,抓得不够紧。回顾这么多年的学习和工作,从现象上看,自己对专业知识学习还是比较重视的,但一直在学习上无计划,不能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学习更多的知识。

  二是在专业知识学习上没有系统性,学习的深度不够,尤其是对深层次的专业理论知识学习、研究不够。

  三是只重视法律专业知识学习,忽视对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

  (二)思想方面

  一是思想解放力度不大。对当前改革中的新生事物的认识还不够到位,工作中循规蹈矩,按部就班,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还不能用全新的思维和方式去做开创性的工作。

  二是民主集中制坚持不够。表现为在领导班子讨论一些重大问题时,有时不是积极主动;对一些问题不是那么了解,没有主动

[1] [2] [3] [4]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农场局干部党性分析总结
       行政服务党性分析汇报
       党委书记理论学习分析评议
       党支部讨论党性分析
       区委领导民主生活会分析
       党校研究生教育总结
       党员作风分析
       民政副局长先进行教育分析
       法院干部党性分析总汇
       党员思想教育党性分析
     
    下学期学院卫生工作计划
    团支部思想创新计划
    乡机构编制改革开展情况自查汇报…
    200警察演讲稿
    提升村干部报酬调研报告
    第一季度安全例会讲话
    学生党员科学发展观思想汇报
    我市防震减灾开展情况视察报告
    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情况汇报
    组织部人员年终总结
    司法行政工作指导意见
    司法所基层建设工作意见
    城市管理执法局情况报告
    城市治理行政执法局会议材料
    电力公司法律化管理交流材料
    司法局法律服务交流材料
    司法局网络监察交流材料
    司法局行政综治交流材料
    司法局行政教育交流材料
    司法局依法行政交流材料
    党性分析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