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报告 >> 调研报告 >> 正文
科技园经济发展调研

隆平高科技园距长沙市市中心5公里左右,从空间距离角度来讲非常合适发展总部经济。二是转变一定要在现代服务业成熟区域发展总部经济的认识。完善的现代服务业配套并不是发展总部经济的必要条件和决定性因素。随着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企业完全可以实现经济主体在办公与生产上的分离,以及中介实体和经济实体在地域空间上的分离。这为企业的决策、研发、经营等中心相分离创造了条件。隆平高科技园集中规划总部经济,就是要致力于打造成为环境优良、配套完善的现代新城,利用信息化手段和交通条件,克服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不足,积极探索发展总部经济的新模式。

  (二)确定目标定位,错位发展

  隆平高科技园作为以袁隆平名字命名的为数不多的国家级开发园区,承载着引领地区经济发展、树立精品园区形象的使命,园区的定位和发展必须体现高起点、高规格、高标准、高水平、高效益的特点。园区明确了在发展现有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技术、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五大产业的基础上,牢固树立“精品”意识、“总部”意识,以总部工业、楼宇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攻方向,努力实现集约发展、高效运转、低成本运营。

  (三)加快品牌推广,塑造形象

  一是以现代理念经营园区品牌。充分利用园区品牌的政治资源、市场认同和社会声誉,建立园区品牌的质量认证体系,进一步增强园区的品牌优势和人文凝聚力。促进园区品牌向产业、产品品牌的延伸与扩展。二是以产业集聚提升园区品牌。应以提升产业竞争力为目标,集中抓好园区的区域产业品牌、产业支援体系、工业配套体系三大系统建设,积极鼓励园区企业运用名牌参与市场竞争,逐步树立“隆平园区制造”就是高品质、高科技的名牌效应。三是以有效途径推介园区品牌。建立完善的品牌推介体系,善于用好各类媒体资源,认真做好园区品牌报道,与世界500强、国内500强等知名企业直接接触,让更多的国内知名企业了解园区,积极扩大园区品牌影响。

  (四)实施科学规划,优化布局

  一是完善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按照长株潭一体化总体规划,认真实施*区“强西拓东”战略,加快“两片一线”的整体开发建设,利用隆平高科技园支撑浏阳河东岸地区的开发。要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支持,使隆平高科技园适度扩大规划面积至30平方公里左右。二是完善园区基础设施规划。要秉承“功能齐备、适度超前、生态环保”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规划。三是完善园区土地利用规划。要及时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适度扩大土地规划面积,并与之相适应调整城市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 https://

  (五)加快土地整合,夯实载体

  隆平高科技园应立足土地资源紧缺的现状,按照要素集中、资源集约、产业集聚的要求打造总部基地,形成集聚效应。一是整合建设发展载体。加大存量土地资源整合力度,以采用规划条件调整和提升土地转让价格的方式,引导和鼓励企业向发展总部经济转型。二是鼓励发展总部楼宇经济。立足城区建设现状,坚持盘活、整合、开发相结合,加快总部经济商务楼宇建设,改造闲置或低效利用的土地、商贸楼宇。三是完善城市基础建设。切实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总部经济发展承载能力。按照规划时序要求,重点建设好隆平火炬创业中心和隆平总部工业园,强化区域性交通枢纽的作用,重点加快总部聚集区十条主次干道及配套设施的建设。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市区干部人才管理调研
       市区干部绩效考核调研
       党委完善预警规范调研
       党员干部规范理论教育调研
       论我市企业用工情况
       中学生网络管理调研总汇
       中国西部城市数字化研究报告
       税务局任职期目标管理调研
       有关学生浪费的调研总结
       小学生环保生活的调研小结
     
    党政领导发展工业经济考察报告
    发改委援藏个人年终总结
    民政局纠风教育发展意见
    苏州经济社会发展考察报告
    小学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十七大报告指明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总理和中学师生的交会流
    我挚爱的党旗
    校园监控系统方案范例
    高考总结表彰大会讲话
    科技局策应扶持工作方案
    科技局开展科技帮扶工作意见
    科技创新让企业腾飞工作意见
    科技创新发展工作意见
    加强科技特派员工作安排意见
    科技示范基地活动实施意见
    科技局帮扶年度总结
    远程教育加强农民科技工作意
    科技局年终工作计划
    中科院开展科技合作大会
    调研报告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