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公文处理 >> 活动方案 >> 正文
非公有制经济文明服务方案

  一、目标要求和重点任务
      按照"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准确把握"坚持解放思想、突出实践特色、贯彻群众路线、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紧紧围绕"四区一中心"战略目标,以"突出装备制造,推进项目建设,强化经营管理,促进技术创新,提升竞争能力,加强党建工作"为主题,更加注重取得实效、更加注重简便易行、更加注重分类指导、更加注重强化基层、更加注重统筹协调,实现"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加强基层组织、促进科学发展"的目标,努力把学习实践活动办成群众满意工程,着力在以下五个方面取得实效。
      1、提高思想认识,树立科学发展新理念。紧密联系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组织和党员的思想工作实际,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认识,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切实增强党组织和党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牢固树立听党的话、坚决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2、立足基层实际,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围绕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团结凝聚职工、维护各方合法权益、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健康发展,着力解决党组织建设、党员作用发挥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健康发展、科学发展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保障员工合法权益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让广大员工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业主切实感受到学习实践活动带来的新变化。
      3、加强党的建设,扩大工作覆盖面。以"消除党组织设置空白点,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提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水平"为目标,坚持一手抓组建、一手抓作用发挥,积极推进党组织建设,健全党的组织,壮大党员队伍,完善相关制度,加强党员管理,广泛开展党员"设岗定责"、"党员承诺制"、"比成绩、比贡献、比节约"等党性实践活动,把党的活动与生产经营活动结合起来,把党内学习教育活动与企业管理活动融合起来,在急难险重、技术攻关、上下沟通、献计献策、凝聚人心、劳资协调、经营监督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实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经营发展的良性互动,切实增强党组织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科学发展中的能力。
      4、完善制度体系,创新科学发展机制。准确把握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发展的内在规律,加强重大问题研究和制度建设,以党的建设、内部治理、运转机制、发展环境、培养扶持、规范管理为重点,从健全完善和创新机制入手,建立健全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保障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科学发展。
      5、促进科学发展,提升发展层次和水平。把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健康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把促进党组织自身科学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科学发展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企业管理,坚定党员职工加快发展的信心,着力提高应对金融危机、优化产业结构、创新管理模式、团结带动职工的能力,增强自主创新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诚信守法意识,推进技术创新和节能降耗,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促进新经济组织健康发展和新经济组织人士健康成长"两

[1] [2] [3] [4] [5]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民政局开展组织教育整治方案
       民政局深化宣传教育整治方案
       区委领导创新管理整改方案
       民政局开展征集服务方案
       民政干部党性教育整改方案
       区委领导组织教育整改方案
       区委组织深化思想教育整治方案
       民政局新农合整治方案
       食监局加强安全整顿方案
       民政局开展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治理实战跨越七种会议陷阱技巧
    电话推销员年终总结
    廉政文化进社区探索
    农业局化肥储备管理办法
    弘扬民族精神响应时代召唤讲演稿
    党员先进性教育自查汇报
    学校先进性教育总结
    学校教导主任任职小结范文
    扶贫办科学发展观总结会讲话
    街道党工委中心组理论学习计划
    扶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工作意
    工商局非公有制经济交流材料
    民政局非公党建学习考察材料
    邹城市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典型
    非公经济组织党建经验交流材
    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经验交流
    非公企业党建经验材料
    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经验材
    加快非公经济发展推进富民强
    非公有企业党建培训班心得体
    活动方案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