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小学作文 >> 三年级作文 >> 正文
生日派对作文200字

星期天晚上,我在会所里过了生日。其实我的生日是3月9日,但是由于那天老爸没有空,所以提前过了。不过,提前过生日也蛮好的,我可以早长大一岁。老爸没有给我礼物,因为他说从美国回来再补给我。我问老爸是不是去拉斯维加斯呀,老爸回答说是的。
   那天,我吃了很多长寿面。我的干妈也来给我过生日。还有一位“酸奶叔叔”。因为我小时候那个叔叔总是给我买酸奶喝,所以我总是叫他“酸奶叔叔”。他送了我一大箱香菇,我非常开心。我的干妈也送了我生日礼物,是一些小饼干,但是让我不高兴的是,我老妈竟然把饼干送给了老爸的员工家的女儿。

【写作指导:细节描写——让人物鲜活的金钥匙】

  “人物”是文章的灵魂,但在学生的习作中常见的人物形象往往是千人一面,既无个性,又不生动,整篇文章显得干瘪乏味,缺少感染力。仔细阅读这些作品,就会发现这样一个共同的问题:往往只是一味地追求把某件事写完整,而忽略了进行生动具体、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的范围很宽广,它的作用也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是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一个个传神的细节,犹如人体身上的细胞,没有了它,人就失去了生命;文章少了细节,人物形象就失去了血肉和神采。作家李准说:“一个细节在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的作用上,有时和一个情节、一场戏肩着同样的作用。”正如平常所谓的“于细微处见精神”。

  文学大师的创作,就非常重视对细节的描绘。鲁迅的《阿q正传》中有一段阿q刑前画押的细节描写:“要画圆圈了,那手捏着笔只是抖,于是那人将纸铺在地上,阿q伏下去,使尽平生的力画圆圈。()他生怕被人笑话,立志要画得圆,但这可恶的笔不但很沉重,并且不听话,刚刚一抖一抖的几乎合缝,却又向外一耸,成了瓜子模样了。”这个行为细节,具体、形象、生动地反映了阿q的性格特点——直到死还恪守着自欺欺人的“精神胜利法”。当人们读到这一细节描写时,谁又能不觉得阿q的可笑、可悲、可怜?又怎么会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进而深思国民劣根性?

  不仅中国作家如此,外国作家亦然。如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中写葛朗台死前,当神甫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让他亲吻基督的圣像时,“他却作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这一下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只这一细枝末节就活画出了这个守财奴贪婪成性、至死不变的丑恶形象。正是细节描写,使人物有血有肉,性格鲜明,形象栩栩如生;有了鲜活的人物,整篇文章因之而充满生机,产生强烈的感染力。

  当然,并不是所有生活上的细节都具有价值,也不是只要写得“细”就可以了。好的细节描写必须是有用的、真实的、典型的。它必须为展示人物的精神风貌和深化文章的主题服务,它必须符合人物的性格特点,符合现实生活的实际,应最能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细节从哪里来?文学来源于生活,细节就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之中。做个生活的有心人,时时处处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特别是自己的描写对象。绍兴街头,咸亨酒店,鲁迅潜心观察短衣帮与长衫客,才“画出沉默的国民的灵魂”。都柏林阴暗的咖啡室,乔伊斯冷峻地打量着游荡的妓女、骗子、精神病患者、乞丐和

[1] [2] 下一页

来源:https://www.98523.com/xiaoxue/sannianji/201403/206530.html
  • 上一个小学作文:
  • 下一个小学作文: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观察松树作文250字
       欢乐的体育课作文300字
       课间里的那些事作文300字
       写茉莉花的作文300字
       森林里的音乐会作文300字
       美丽的春姑娘作文300字
       宽容的妈妈作文
       学雷锋日作文200字
       难忘的一句话作文300字
       西湖雨景作文300字
     
     新学期的打算作文
     洹水公园作文
     拥抱春天作文200字
     我眼中的京剧作文300字
     游上海城隍庙作文300字
     一个熟悉的人作文300字
     我最难忘的一天作文250字
     幸福的时刻作文300字
     语文作文300字
     我学会了游泳作文200字
    生日礼物作文200字
    过生日作文100字
    特殊的生日礼物作文300字
    妈妈的生日礼物
    快乐的圣诞派对作文250字
    爸爸的生日作文200字
    爸爸的生日作文600字
    小白兔的生日作文600字
    今天是妈妈的生日作文
    在我农历生日的万圣节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10-2013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