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演讲致辞 >> 新年致辞 >> 正文
庆新年系列活动暨文明家庭评选表彰会讲话

在庆新年系列活动暨“文明家庭”评选表彰会上的讲话 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庆新年系列活动暨“文明家庭”评选总结表彰会,表彰先进、激励典型,交流我乡教育的好经验、好做法,部署下一阶段的一些工作。首先,我代表中心校对在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个人和家庭表示热烈的祝贺!

    今天这个会议的主题是对庆新年系列活动进行总结和表彰。活动说到底只是载体,其根本目的,对教师来说,就是要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陶冶情操,使他们能够以更加充沛的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对学生来说,就是要在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全面提升他们综合素质的目标指引下,探索和创新出内容更为生动、形式更为新颖、青少年更为喜欢的教育方式。一年来,各学校等单位,都按照中心校的部署,想方设法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和形式也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和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受到了家长、青少年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这里,我谈几点想法。

一、要以人为本,让师生感受快乐,增强活动的生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快乐是师生工作的原动力。学生的心理特性和生理体征,决定了他们接受知识和教育的途径,不能仅限于简单的填鸭式灌输,而应采取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育。让青少年在活动中感受到快乐、在快乐中愉悦身心、在愉悦中领略新知、增长才干、启迪心智,对于青少年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能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明确一个主体: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不能仅仅把学生当成教育和管理对象,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他们的主动性,激励他们的创造性;要通过形式多样活动的开展,加强道德建设,增长知识才干,真正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参与、学会体验、学会合作、学会创造,寓教于乐,润物无声。在活动中把握学生的特点,使我们的教育工作能够真正做到入耳、入脑、入心。

二、注重过程管理,让活动开出丰硕的果实

中心校组织的庆新年系列活动,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形式来促进了师生能力的发展。所以,各学校在准备上级要求的一些活动的同时,一定要注重过程管理。一是让师生明白举行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引起师生思想上的重视。要让师生明白,举行活动,决不会影响教学成绩,相反,会对学习成绩的提高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二是在活动过程中,让师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大小的活动,在组织师生参加的同时,相信他们的接受能力,正视他们的接受能力,特别是对学生,结合他们的天性来进行,来组织,他们一定能够把自己潜在的能力发挥出来,这样,老师省事,学生愿学,定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在活动中结出丰硕的果实。

三、巩固成绩,加大力度,争创更优异成绩

今年以来,中小学认真贯彻落实教体局《关于加强中小学艺体教育的通知》精神,在按规定开足开全音体美课程的同时,积极组建各种兴趣小组,并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开展活动。一是组织学生参加了淄川区地税杯书画大赛,我乡王娜、李雪等19名学生获奖;二是组织中小学生参加了第十届“小星星艺术节”,参赛节目均取得了优异成绩总成绩名列全区前茅。三是在全区小学生乒乓球比赛中,参赛8名队员有6人进入决赛,女子甲组获团体第五名,乙组获团体第四名,男子甲组获团体第八名,李俊鹏同学获女子单打第七名。四是组织参加区音体美特长生大比武活动中,中小学美术、音乐特长生总平均分位居全区前列。其中中学李芳老师辅导的艺术绝活获区一等奖,市一等奖。这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迎新春音乐会上致辞
       医院院长新年职代会讲话
       市委书记外来投资企业新春座谈会…
       物业管理处主任新年讲话
       总裁新年贺词
       税务局长新春团拜会讲话
       乡镇回顾及新年前后布置会议讲话
       王艳玲校长迎新年茶话会讲话
       全区政企恳谈暨新春团拜会讲话
       谋求发展快突破新年再创新业绩
     
    先进性教育活动考勤考核制度
    区政协主席纪念三八妇女节茶话会…
    推进科学发展上有新突破体会发言…
    从战略高度把握八荣八耻荣辱观重…
    水利局纪律整顿总结讲话
    对我县民族宗教政策落实情况进行…
    共产党员先进性
    机关党建意见
    司法行政会议主持词
    乡镇党委书记考核奖惩试行办法
    迎新年文体活动工作方案
    庆新中国60周年看家乡如何变
    公司新年晚会策划案
    物业公司新年晚会活动游戏策
    公司迎新年文艺晚会策划方案
    新年联欢会策划方案
    工行之夜新年酒会策划方案
    新年晚会策划
    供电局新年计划范文
    县民政局新年计划
    新年致辞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