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演讲致辞 >> 经验交流发言 >> 正文
机电科创建学习型组织经验交流大会发言

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在这喜庆的日子里,我们迎来了“创建学习型组织经验交流”大会的隆重召开,在此,我谨代表大会全体成员,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们工作的各级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感谢!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机电科在创建活动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工作经验、成果总结汇报如下:

一、明确目标。

在创建活动中,我们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及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思想;以“创建学习型组织,实行人性化管理”为宗旨;以“提升科室综合能力和全体员工综合素质”为切入点,提出了“建设以党员干部、生产骨干为主体,以生产队、车间班组为依托的学习型科区、工作型科区、创新型科区”的创建目标,我们还拟定了“超越自我,投资未来”的共同愿景,这些理念、目标的提出,为我科创建学习型组织定下了运行的基调,明确了方向。

二、具体工作开展

(1)抓好基础工程。“万丈高楼平地起”,创建学习型组织,最重要的是认清“人之所以为人”的学习本质,抓好基础工程。经过反复研究,结合我科生产实际和员工具体情况,我们成立了“学习中心”,创建了 “五位一体”的学习新格局,先后举办了管理干部提高班、全员参与的普通班、党员班、新员工班和大中专毕业生班,“学习中心”和“五位一体”学习格局的建立,为各个层面的人员实现人力资本提升、增强企业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搭建了一个平台。

(2)突出示点工程。灯房是我科在创建活动中抓的最早的实验点。我们在该班组提出了“一流的服务、创全国一流班组”的共同愿景,规范了规章制度,更新了学习理念,并成立了学雷锋小组、学习小组、协安小组等活动小组,目前,它已成为我们科室创建工作的示范亮点,是最能够代表我们科室形象的一个窗口,它的成功为全科的学习型组织创建工作起到了很好的催化剂作用。

(3)树立先进理念。我们注重从倡导职工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入手,提高他们的内在动力。

①、在职工中树立“学习为本”的理念,引导职工积累自我发展的资本,提升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的动力。

②、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引导职工更新学习观念,明确学习不再是一个暂时的、特定时期的需要,而是一个只有开始没有结束的长期过程。

③、树立树立“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互动学习理念。引导职工“带着问题工作,在工作中解决问题”,学用互补、工学结合,将学习和工作加以融合。并把工作实践转化为学习最为重要、最为显示的载体。

④、树立“团队学习”的理念。通过学习提升群体能力,产生1+1?2的增值效应。

⑤、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引导职工正确理解“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精神实质,使他们对创建学习系统由“读几本书”的感性认识提高到“学习理念”的理性认识高度。

⑥、倡导“工作着是美丽的”工作理念和“不归罪于外”的思想理念,引导职工增强工作的责任心,“只为成功找办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4)创建自己的学习品牌。我们率先在全矿创办了井口“安全之声”、“学习之声”双频广播站,分时段播出与安全生产和学习相关的知识,并在科办公楼开辟了“学习之声”窗口,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通过这一舆论平台,记录下“学习中心”活动和员工工作学习的闪光点,把“学习中心”与每一位员工紧紧联系起来。活动中,我们还举办了《谁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全国法院审判监督经验交流会发言
       企业铁路运输创新管理经验交流
       班主任经验交流演讲
       城乡教师支教经验交流发言稿
       教师十七大解放思想交流发言
       社区档案管理经验交流
       邮电局创建青年文明号经验交流
       护士节护理交流会讲话
       护理交流会外科护士讲话
       办公室领导经验交流发言
     
    大学生电视台实践回顾
    旅游局行风评议整改情况报告
    环保局开展监管考核整治意见
    主题班会生命
    卡拉ok纳凉晚会策划方案
    全力队伍建设全面构建和谐国税
    集团公司安全电视电话会议概述
    一年级班主任总结
    年学校新年献辞
    电台广播者庆祝建国60年征文
    机电学院先进个人申报材料
    医院外科创文明城市先进集体
    酒店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总结
    机电一体化实习总结报告
    商务局机电产品出口总结
    机电及自动化工程系创先争优
    矿务公司供电所及机电室管理
    开展机电事故向零进军竞赛活
    高速公路机电设备安全生产事
    机电公司党委创建四好班子整
    经验交流发言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