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演讲致辞 >> 建党致词稿 >> 正文
七一演讲稿—党旗生命因你而出色

记得一位哲人曾说过:一个人,一个民族,他所信仰的不应该是束缚自己手脚的桎梏,更不应该是绞杀自己的绳索,而应当是一面催你挺进、催你跋涉、催你奋斗的旗帜。  回顾历史的长河,我们这个拥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几度兴衰。从“九.一八”的战火,到卢沟桥事变,从南京大屠杀,到皇姑屯事件,“夜漫漫,路漫漫,长夜难明赤县天”。在这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是中国共产党挥动着民族兴亡匹夫有责的大旗,领导着千百万革命志士,唤醒了四万万中国的劳苦大众,拯救了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用鲜血和生命赢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曾记否,南湖红船的星星之火,点燃了中国革命的燎原之势;雪山草地的钢铁之师,锻造出人民军队的威武之气。曾记否,天安门城楼上那雄浑的湘音响彻云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南海边那神奇的大手画了一个圈,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曾记否,“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迎来港澳回归;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赢得全球称道。曾记否亚洲金融风暴中,我们魁然不动,西部大开发让世人侧目;曾记否三峡建设让神女惊愕,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我们意气风发走进新时代。尽管我们也曾经历九八洪水的无情和sars病毒的侵袭,但是无数的事实已经证实:共产党就是中国的一面鲜红的旗帜,古老的中国在这面旗帜的辉映下由积贫积弱逐步走向繁荣富强,神州大地沧桑巨变,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
  弹指一挥间,悠悠八十四载。面对着党旗,我感到我是多么的幸福——沐浴在党无处不在的暖和和光明之中,侧耳谛听着党的淙淙教诲,任由诗情如旭日喷薄。作为一名普通党员,我又多么由衷地渴望我们的党能以从不褪减的鲜艳横穿火光横溢、尘土纷溅的世纪早晨,驭太阳的风轮奔驰在七月那洒满阳光的坦途。每当站在鲜红的党旗下,我的血管中仿佛流淌着革命前辈的鲜血;我的胸膛中燃烧着对祖国的热爱。仰望着飘扬的党旗,我读懂了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从容与果断;读懂了徐特立“救亡曾断指,入党在危时”的崇高信念;也读懂了孔繁森“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撒高原”的豪迈誓言。也深深地的体会到“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的真正含义。
  历史的尘烟,掩盖不住世纪的风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无数先驱已将希望的种子撒向人间,绽开了一片烂漫的红色。黯淡与辉煌伴随着不朽的豪情,贯穿于我们党坚韧的求索过程。即使在21世纪的今天,这一切仍贯穿于我们的创业之中。
  透过新世纪的曙光,我们看到:世界经济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浪潮滚滚,新科技革命正孕育着新的产业革命;国内改革势如攻坚,区域经济竞争加剧。同时也看到,党的建设形势严重。“淮海战争的胜利,是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血肉之情怎么能忘。当年,缺吃少穿的老百姓为什么会舍命支援革命,支持共产党?因为党为的是人民,为的是国家和民族;因为党是先进性的代表。苏共执政几十年,为什么改旗易帜、丧失政权、走向衰亡?最重要的、最根本的是党丧失了自己的先进性,也就是丧失了民心,在人心向背上出了大问题。警钟在敲响:不论哪个国家的党,不论它执政时间有多长,不论它曾经有多么辉煌,谁丧失了先进性,谁就丧失执政资格,丧失赖以生存的基础。现任的美国纽约市市长布隆伯格,尽管个人有40亿美元的资产,但他每周至少一半的时间乘地铁上下班,且要求政府给予的年薪只有1美元。芬兰全国只有总统、总理、外交部长、内务部长和国

[1] [2] [3] 下一页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七·一建党节演讲稿—歌颂党丰功…
   庆祝七一演讲稿肩负新世纪使命为…
   做党旗下最亮丽一盏红绿灯
   庆祝七一演讲稿让党旗永远飘扬让…
   庆祝七·一建党节演讲稿—唱响准…
   庆祝七一建党周年演讲稿—党光辉…
   企业庆七一演讲稿—外企中党建建…
   七一演讲稿—我是一名共产党员
   七&8226;一建党节演讲稿—肩负新…
   庆祝七&8226;一建党节演讲稿—唱…
 
财政局20年经济改革发展规划
市委领导深化解放思想讨论方案
集团公司青年文明号青年安全生产…
中草药资源管理考察报告
审计者演讲稿
区财政局解放思想整改措施
同志升任主任科员推荐材料
教育局发展特殊教育实施意见
打击非法使用童工活动方案
小品看护
竞聘演讲模板范例
怎样正确把握好演讲时限
竞聘演讲几种结尾方式
演讲本质和特征
借景发挥使你演讲美不胜收
浅谈演讲入题破题点题
好开头是演讲成功一半
竞聘演讲几个特点
如何理解演讲口语表达艺术?
即兴演讲与个人气质
建党致词稿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