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演讲致辞 >> 会议主持 >> 正文
婚育新风进万家知识竞赛主持全过程

   私营个体劳动者协会婚育新风进万家知识竞赛正式开始

1、现在,我们进入比赛的第一个环节:个人必答题

个人必答题的规则是这样的:1、主持人提问,由一名选手起立、主答,在答题时间内,其他选手不得提示或补充。2、选手答题确定后,要说“回答完毕”,并不得再进行补充。3、选手答题时间为30秒,回答正确加10分,回答错误不加分,不扣分。

个 人 必 答 题

第一轮个人必答:请1号台的1号选手回答,2号台的1号选手作准备

1、离开户籍所在地人员在什么情况下需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答:①离开户籍所在地;②拟在异地居住30日以上;③年龄在18周岁—49周岁之间;④从事务工、经商等活动(探亲、访友、就医、上学、出差等除外)。

2、已婚流动人口违反计划生育规定应由谁处理?(2台1号)答:现居住地和其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或者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都有权对其进行处理。

3、妇女权益保障法对女职工结婚、怀孕等做了哪些规定?(3台1号)答:任何单位不得以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为由,辞退女职工或者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

4、收养法规定收养人应具备哪些条件?(4台1号)答: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①无子女②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③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④年满35周岁。

5、避孕成功的条件是什么?(5台1号)答:①正确选择适用的避孕方法、夫妻双方共同配合;②避孕方法使用正确;③使用避孕药具要持之以恒;④避孕药具使用得当。

6、避孕要有哪些种类?(6台1号)答:①短效口服避孕药;②长效口服避孕药③长效避孕针④探亲避孕药(速效避孕药)⑤皮下埋植剂。

第二轮个人必答:7、艾滋病的潜伏期有多长?(1台2号)答:艾滋病的潜伏期,是从病人与艾滋病病人接触或其他原因感染开始计算到出现症状和体征的时间,一般为1—14年。

8、我国面临的四大人口高峰是什么?(2台2号)答:人口总量高峰、劳动就业人口高峰、老龄人口高峰和流动人口高峰。

9、《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内容包括哪些?(3台2号)答:姓名、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居民身份证号码、生育状况、落实节育措施状况、计划生育奖罚落实情况等。

10、将房屋出租或借给流动人口居住的“房主”的含义是什么?(4台2号)答:所谓“房主”,包括两类:一类是单位,比如饭店、旅馆及各种机构、房产部门、物业管理部门;另一类是个人。

11、什么是骗取《流动人口婚育证明》?(5台2号)答:隐瞒真实情况或提供虚假情况从有关部门骗的得婚育证明的行为。

12、公民的生育权包含的内容有哪些?(6台2号)答:生殖健康(保健)权利;②男女平等权利;③知情选择权利;④健康及安全保障权利。

第三轮个人必答题:13、生殖健康包括哪些内容?(1台3号)答:安全、满意、负责任的性生活,生育调节、母婴保健、优生优育、防治性传播疾病等。

14、对拒不履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职责的用工单位和个人应如何处理?(2台3号)答:由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划生育管理部门给予警告、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

15、什么是计划生育技术服务?(3台3号)答:指通过手术、药物、工具、仪器、信息和其他手段,有目的的调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公民道德建设月知识竞赛主持全过…
       安全知识竞赛主持词
       党我心中知识竞赛主持词
       宪法知识竞赛总决赛主持词
       英语知识竞赛主持稿
       中华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竞赛主持稿
       安康杯知识竞赛主持词
       汽车庙会主持词
       文化旅游节文艺晚会主持词
       文化广场启动仪式活动主持词
     
    市审计局倾力打造内陆镇新农村示…
    作风整顿和效能建设剖析材料
    地税局发展党风廉政讲话
    教师节学生代表演讲稿师魂颂
    厂反习惯性违章和师徒合同考核表…
    镇关工委关爱总结
    卫生局廉政教育晚会节目
    人大领导须抓好任前审核五关
    师德师风事迹材料汇报文稿
    教师党员科学发展观思想汇报科学…
    推行免费婚育保健服务工作意
    倡科学文明树婚育新风
    讲正气树新风个人作风分析材
    讲正气树新风干部作风分析材
    讲正气树新风个人分析材料二
    讲正气树新风个人分析材料
    讲正气树新风主题教育活动民
    讲正气树新风活动座谈会发言
    村党支部书记讲正气树新风汇
    知荣辱树新风共建和谐社会
    会议主持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