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演讲致辞 >> 发言稿 >> 正文
新学期级部教师会上的演说

度过了充实的暑期生活,我们又踌躇满志地重返校园,又见到了可亲、可敬、可爱的老师们,其实人与人之间就是一个来来往往的过程,今年我们学校有退休的老师,有调离的教师,有新分配来的老师,而我们大多数老师又回到了一起,大家又有了新的起点。对退休的教师我们深深祝福和感谢,祝福他们老有所乐,感谢他们曾经的付出;对调离的老师我们同样深深表示祝愿,祝愿他们在新的工作环境再创辉煌;对新来的教师我们表示热烈欢迎,欢迎他们成为我们中的一员!

在今天的会议上我主要想通过个故事和大家一起思考新学期我们的工作方向和状态。

有这样一个故事:

第一次登陆月球的太空人,共有两位,除了大家所熟知的阿姆斯壮外,还有一位是奥德伦。当时阿姆斯壮说的一句话:“我个人的一小步,是全人类的一大步。”早已是全世界家喻户晓的名言。

在庆祝登陆月球成功的记者会中,有一个记者突然问奥德伦一个很特别的问题:“由阿姆斯壮先下去,成为登陆月球的第一个人,你会不会觉得有点遗憾?”

在全场有点尴尬的注目下,奥德伦很有风度地回答:“各位,千万别忘了,回到地时,我可是最先出太空舱的。”他环顾四周笑着说:“所以我是由别的星球来到地球的第一个人。”

大家在笑声中,都给予他最热烈的掌声。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成功不必在我,团队的成功就是我的成功。你会不会欣赏同事的成就呢?你愿不愿意从心里给她热烈的掌声?“成人之美”不但是一个修养,更是一项美德。

这个故事体现了一种团队精神,我们这个集体需要这种精神。说实话,一学期下来,我们大家都做了许多工作,但也许我们只会提到部分老师的成绩,这就需要大家的理解,需要大家学会欣赏同事的成功。

新学期送给大家“四会”“五气”,与大家共勉:

在今后的日子里,希望大家在“四会”上多做点文章,即:会做人;会做事;会生活;会思考。

会做人,生存的前提。一个宽容的人,大度的人,不怕忙碌的,懂得欣赏别人,为自己喝彩同时也会为别人喝彩的人,一定是个成熟而快乐的人。

会做事,业务好,生存的基础。多学习,多充电,多吸收(海绵一样),多实践,把职业当成事业来做,体会享受工作的乐趣,体验生命的过程,体验中享受生命的价值,做一个真正的文化人,一个传播文化的使者。

会生活,多一点“亲情”意识,多一点“健康”意识。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大作风,八项注意。

一个中心;以健康为中心;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财富,希望大家有自觉多锻炼的意识,加强锻炼。

两个基本点:糊涂一点;潇洒一点;(胸怀宽一点,胆量大一点)

三大作风:助人为乐(送人玫瑰,乎有余香);知足常乐;自得其乐(这样才能永保快乐)。

八项注意: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里平衡;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药物是时间;最好的心情是宁静;最好的运动是步行。希望大家人人健康,家家和睦,这样才有更好的身体,有更快乐的心境投身于工作之中。

会思考:君子一日三省,才可神名自得,圣心备焉。生活离不开思考,思考带来进步,思考带来收获,有思考才能成熟。

强调“五个气”:

第一,正气。相对于邪气而言,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作为学生楷模的教师,一定要有浩然正气;

第二,朝气。它相对于暮气而言,谨防未老先衰;尤其是对我们年轻的教师来说,对任何事情都要永远充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新老师在教师见面会的演说
       同志追悼会上讲词
       乡党委创优交流会演说材料
       有关党员先进性研究演说材料
       市教育局长在教师节的讲说材料
       乡村教师节领导发言稿2则
       村官欢迎会的讲说材料
       挂职培训学生代表的演说词
       电力单位新员工代表的演说材料
       村书记在村干部培训会的演说词
     
    先进性教育党员事迹报告会材料热…
    十七大代表对腐败绝不姑息 对贪官…
    工青妇组织联述评论活动方案
    县质监局四民活动总结
    律师业务办理中体会经验交流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心得体会…
    区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总结
    论文实例万有引力常数g精确测量与…
    党十七大精神学习计划
    向杨岳学习推进党建先锋工程经验…
    新学期小学工作总结
    秋季学期59班评语
    工商局创新学习发展交流
    乡镇农村创新学习交流材料
    小学图书管学期管理总结材料
    医院创新学习型班组护理团队
    民政局教育创新学习材料
    三年级数学期中试题
    新学期军训心得体会
    新学期军训心得感想
    发言稿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