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心得体会 >> 党章学习心得 >> 正文
再读为服务之感想

 
    主席的《为人民服务》我不知道自己读了多少遍。小学的时候是老师一句一句带着我们读的;初中的时候是老师领着我们做好事让大家一块读的;高中的时候是为了写心得体会自己读的;大学的时候是为了研究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一字一句读的;参加工作后的今天,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自己读的。可以说,主席的《为人民服务》伴随了我人生,伴随了我整个成长过程,造就了我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主席的《为人民服务》是主席在1944年9月8日,为了纪念张思德同志在他的追悼会上的即席讲话。作为人民的领袖、军队的统帅,如此郑重地参加一位普通战士的追悼会,为他致悼词长达近半个小时,这是异乎寻常的。当时,主席虽然是即席讲话,手里没有讲话稿,但显然是有备而来的,是经过长时孕育,有着深远思考的,是出于统一延安军民思想的需要,是要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贯彻到全党全军中去,使之确立为党和军队的根本宗旨。张思德的死是偶然的,但主席要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倡导推广到全党全军全国人民中去却是必然的。不仅高度赞扬了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点击查看本资料原创网站更多文章”的崇高品德和革命精神,而且深刻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本质,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六十多年来,“为人民服务”和张思德的名字一直回响在祖国的四面八方,哺育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造就了我党同人民群众始终保持血肉联系的优良传统,在各个历史时期出现了富有时代精神的英雄模范,“为人民服务”已经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思想行为准则。
    上小学、初中的时候,我们所学习的英雄人物是雷峰、张思德、黄继光、邱少云、董存瑞。那时候自己对《为人民服务》的理解就是做好事光荣,“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是“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上高中的时候,学习、高考就是我们的目标。学习主席的《为人民服务》,老师只是一句带过,学好了本领就可以很好的“为人民服务”,真正的目的在于写心得体会,应付高考的作文。回想起来,那时对主席的《为人民服务》的理解是很肤浅的,更多的注重了《为人民服务》的文学价值,对它精髓的理解还不及儿时。
    考上了大学,由于大学教育方式的缘故,更多的徜徉在哲学、经济、历史等知识的海洋里。但当我再一次在图书馆里拿起主席的《矛盾论》、《实践论》、《为人民服务》的时候,我感到了心灵的震憾。主席的文章就象一位智慧老人用通俗易懂、娓娓动听的语言给我诉说着哲学和人生的真谛。特别是主席的《为人民服务》,短短一篇祭文,那么博大精深,那样言简意核。当我背诵《为人民服务》的时候,深深地感到多一个字显得多余,少一个字显得缺憾。主席用朴实的语言、严密的逻辑告诉了我们一个永恒的真理,“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九七年上班以后,正值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金融、市场、资本”长期萦绕着我们的思想,对“为人民服务”的理解仍旧停留在学时的水平上。认真学习,努力工作,独善其身是我的行为准则。真正地对“为人民服务”真谛地深刻理解是在这次参加先进性教育活动中。通过先进性教育,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为人民服务”不能只当作一个口号喊一喊,而应该体现在实实在在的行动中。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组织上入党一生一次,但思想上入党要点击查看本资料原创网站更多文章一生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把加快发展立足点放狠抓落实上
       转变观念求真务实努力开创党政办…
       参观雷峰纪念馆有感
       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
       党章是党建设纲
       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
       学习遵守贯彻维护党章切实解决实…
       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
       矢志艰苦创业
       与时俱进物业管理
     
    教育会议总结讲话
    一位中学老师演讲稿
    地区庆祝教师节暨表彰大会讲话
    农机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调…
    中国民生问题四方面得到明显改善
    庆祝祖国60华诞征文摘帽时刻
    检察院年终总结
    工商局在企业网检培训会讲话
    酒店培训阶段个人总结
    文县长县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第一…
    坚持全心全意为服务党课辅导
    牢记我们是为服务党课材料
    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服务宗旨
    全心全意为服务不断提高执政
    最新读书心得体会为服务
    读书心得体会为服务
    读为自己的心得感悟
    读为自己的感悟
    入党思想汇报—再读党章
    入党思想汇报—为服务篇
    党章学习心得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