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心得体会 >> 形势政策心得 >> 正文
最新两会心得体会

2009两会心得体会

总理报告凸显“富民惠民安民”民生观 :3月5日9时,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强调要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安排和部署了今年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项工作。报告虽然没有对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做更多的理论阐述,但审视改善民生的总体安排和具体政策措施,人们不难体会到报告凸显了“富民惠民安民”的民生观,深化了我们对民生问题的认识,是贯彻科学发展观、自觉走科学发展道路的生动体现。


富民

实现全体人民的富裕幸福,是们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富民是改善民生的首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报告提出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今年国家将进一步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加大。富民的重点、难点在“富农”,没有广大农民的富裕就不会有全省乃至全国人民的富裕。因此,必须强化强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大科技投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体现了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思想。从需求结构,也就是投资、消费和出口的比例关系来看,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的突出矛盾是,投资、外贸增长过快,消费增长相对缓慢,而消费需求增长相对较慢,说明有货币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较少。因此,提高居民收入是当前的重要任务。低收入者往往只有自身的劳动力可以作为获取财富的来源,提高劳动报酬,将使那些只能凭劳动力赚取收入的低收入者更多地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成果。富民是个整体性概念,均等和公平是它的应有之义。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解决地区和行业工资收入差距、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

富民与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发展是硬道理,解决人民群众的一切困难和问题,从根本上说靠发展。只有经济不断发展,才能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富裕幸福。同时,通过“富民”让群众得其利,又会拉动经济增长,实现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经济增长主要靠“三套马车”拉动,投资、消费、出口,民不富直接导致消费市场低迷,难以拉动经济增长。富民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富民既是经济发展的手段,也是经济发展的目的。



惠民就是要解决好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是全面应对民生升级,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之必须。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实施惠民政策,继续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在全国城乡普遍实行免费义务教育,进一步增加教育投入,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和落实教师工资、津补贴制度,提高教育水平,推进教育公平化,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地区和群体性的教育差距,根源在于地区经济和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缩小这种差距离不开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实施惠民政策,推进公平化教育工程,是着重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的务实之举。



就业是民生之本。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要义是充分就业。报告提出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落实以创

[1] [2] 下一页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转变干部作风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
       效能建设心得体会推进行政效能建…
       公司员工学习十七大心得体会
       反特权树新风心得体会
       乡镇开展好学习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财政心得体会
       基层财税干部心得体会
       保平安促和谐全警爱民实践报告大…
       地税系统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活动心…
       农信社农村信用社案件专项治理个…
     
    构建和谐社会演讲稿
    民政局阳光运行机制建设讲话
    植物品种保护工作方案
    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方案及…
    工会经验交流6
    党员示范年活动方案
    创建青年文明社区服务社区建设
    面向基层服务企业十项措施意见
    市烟草专卖上年报告
    纺织女工三八妇女节演讲稿
    最新七夕情人节
    相约最新同学聚会邀请函
    最新中国国际咖啡酒吧产业博
    最新党支部创先争优活动方案
    最新创先争优党课材料
    最新个人党性分析材料
    最新士官党性分析材料
    最新个人党性分析材料国土窗
    最新创优争先党性分析材料
    最新五四青年节思想汇报
    形势政策心得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