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活动方案 >> 高考改革方案 >> 正文
新课改高考方案

  一、选拔模式
  实行在全科会考基础上的分类测试、分批选拔、综合评价、全面考核、择优录取的选拔模式。逐步建立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和统一选拔考试三位一体的多元化的招生考试评价体系。
  (一)学业测评,全科会考。继续实施和完善高中会考制度:(1)把会考作为分类测试的基础;(2)采集学生会考等第进入综合素质评价表;(3)由招生院校自主确定是否对学生相应学科的会考成绩提出等第要求,并在招生简章中明确。
  (二)分类测试、分批选拔。在现有的文科、理科、艺术、体育等学科分类的基础上,根据高等院校、专业培养目标的不同,以文、理两大科类为主线,以“语、数、外”三门课程为主体,按考试科目、内容和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将测试和选拔科目分为三类:
  一类科目在保持原有“3+x”科目组合的基础上,增加测试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二类科目维持原有“3+x”科目组合,重点测试获得通用型知识的能力;三类科目在保持共同科目“语、数、外”基础上,侧重测试实用技能。
  考生自主选择报名和参加考试的相应类别,分批填报志愿,分批录取。
  (三)全面考核、综合评价。为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体现高中新课程教育目标的全面性和评价的综合性、过程性理念,把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校选拔新生的重要内容,高校录取新生时对学生高考成绩、会考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实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二、总体工作要求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以服务就业创业为导向,积极全面贯地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有利于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扩大学生的自主选择权;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扩大高校的自主选择权;有利于高校招生的公开、公正、透明,促进和实现教育公平。
  坚持从*实际和有利于培养、选拔人才出发,充分考虑基础教育的现实能力和条件,充分考虑学生、家长和社会的认同度和承受力,充分考虑社会的法治和诚信水平。

  三、考试科目与内容
  (一) 考试科目。
  1. 文、理科考试科目。
  类别 考试科目 其他评价项目
一类 3[语 数(文/理)外]+x[综合(文/理)]+ 自选模块
  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
二类 3[语 数(文/理)外]+x[综合(文/理)]
三类 3[语 数(文/理)外]+技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

  2. 艺术、体育考试科目。在文、理两科的框架内,根据艺术、体育类院校、专业对考生专业技能的特殊要求,考试科目和内容分为两类:
  类别 考试科目 其他评价项目
本 科 3[语 数(文/理)外]+x[综合(文/理)]+艺术专业/体育术科 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
专 科 3[语 数(文/理)外]+艺术专业/体育术科

  (二)考试内容。
  语文、数学、外语3门的考试内容,选自各科目必修模块和指定选修模块(ia)的内容。其中数学分文、理科两种。外语科目分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6种,由考生任选。英语听力测试单独安排,全省统考,使用全国英语等级考试(二级)听力试卷,一年提供2次考试机会,由学生自主决定参加考试的时间和次数(限定在2次以内),并从中选择一次考试成绩计入总分。考试成绩两年有效。其他语种的听力测试根据教育部统一安排进行。
  综合考试内容,文科为政治、历史、地理3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高中新课程改革方案
       教育局高考创新实施方案
       普高高考改革方案
       普高考试改革实施方案
       普高开展高考改革方案
       高中新课程高考改革方案
       200新课改高考改革方案
       高考历史新课改方案
       200新课改高考方案
       高考改革方案
     
    经贸局党风廉政建设总结
    院团委对外调查表
    纪念市解放六十周年庆祝活动讲话
    国土局加强廉政建设管理讲话
    公司经理就职演讲
    团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半年学习计划
    农村暨新农村建设会议讲话
    元旦春节期间市场物价监管总结
    学校安全投入保障制度
    民政局发展投资建设调研报告
    高中新课程教学实施意见
    新课改理念下阅读教学尝试
    新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教师新课改培训体会
    教师课改后师德培训体会
    英语新课改心得体会
    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高中英语新课改心得体会
    新课程创新的心得感悟
    课改培训个人体会
    高考改革方案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