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计划 >> 学校工作计划 >> 正文
20年中学共青团规划方案

一、指导思想

积极落实团市委和学校有关重要会议精神和重大工作部署,以中学生德育素质教育为主线,积极探索适合广大青少年成才的有效活动形式,促进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发展和依托学生社团,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团文化活动,力促校园文化建设上台阶,团结带领全校团员青年为构建和谐校园,为实现学校长足发展的目标而不懈奋斗。

二、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

1、加强组织建设,提高组织能力,完善“团委——团支部”的管理体系,强化组织领导,配备好团支部的领导班子。及早选好学校新一届团支部干部,把一批有朝气、有才能、热心共青团工作的先进青年吸引到团委班子中来,让我校共青团工作充满蓬勃生机和活力,使团委工作能有序有效的进行。同时积极主动发动学生征订《黄金时代》团报团刊。

2、团员注册,完善组织结构。在档案材料管理上,完善团员登记注册工作,确保团员人人有档案。进一步壮大团组织的队伍,完善注册、收缴团费等工作,加强对新建团支部工作的指导,激发他们的积极进取心。

3、加强宣传工作,充分发挥宣传阵地的作用,用好各班黑板报,并进行量化评比。加强对校刊《山笛》的指导,使其真正成为广大同学喜爱的刊物。

4、深化主题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组织团员青到大坡朋情敬老院服务,培养学生爱心奉献意识,吃苦耐劳精神。进行亲情教育和感恩教育,开展“一封家书”征文活动。进一步巩固上年度感恩教育的成果,将感恩教育向深度和广度推进。强化学生勤俭节约精神的培养,利用班会课、广播等形式进行宣传,学生会加强对餐厅里乱倒饭菜、随意浪费等现象进行督查。

5、深入持久地开展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把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和强化团员意识教育活动结合起来,根据青少年学生群体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学习教育方式,深入持久地开展团员意识教育活动。通过举团旗、戴团徽、学团章、交团费、过团日等“五团”意识教育活动,积极营造培育团员意识的浓厚氛围,进一步增强共青团员的光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

6、努力抓好学生队伍建设,发挥学生会、团支部自我管理的效能,强化学生的自我教育和民主管理。积极发挥学生会、团委干部的作用,创建一个优美、干净、舒适的校园育人环境。

7、进一步完善“五项检查”(纪律、卫生、早操、文明礼仪、课外活动)制度并将结果及时反馈并公布,做到每周一国旗下讲话后颁发上周文明班级流动红旗。

8、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以活动为载体,陶冶团员青年的情操,切实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如举办各类竞赛活动(演讲比赛、征文比赛、书画比赛、英语作文比赛、象棋大赛等);如举办各类文艺活动(五四文艺演出、元旦晚会、歌咏比赛等);如举办各类体育活动(如篮球赛、羽毛球比赛、乒乓球比赛等)

9、结合灾区学校实际,做好学生心理等各样临时工作。开好学生座谈会,进行有效的学生思想状况调查,摸清学生思想动态,认真分析当前我校学生的思想特点,为进一步明确和制定我校学生工作和共青团工作的新的思路和措施,做好前提工作。

10、做好学校优秀团员、团支部评选,优秀学生干部推荐、表彰。

11、党有号召,团有行动。计划带动广大青年学先进、争先进,立足岗位作贡献,充分发挥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紧扣“成长成才做表率,创先争优我先行”主题,号召广大团员青年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做到“五带头”、“七模范”:带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20中学校创优争先规划方案
       20年新学期中学政教处计划书
       20年学校组织干部教育管理计划
       学院团委下半年发展计划
       小学加强校卫提升计划
       20年学校加强卫生健康教育计划
       20年学校完善德育管理计划
       小学校园足球活动思路
       校足球活动之计
       做好植树节活动之计
     
    妇联领导爱心献春蕾捐助表彰活动…
    高校后勤改革研究探析
    警徽亮丽映党旗演讲
    公司企事业营运部主管工作规则
    有关教师礼仪的发言稿
    单位作风整治自查报告
    公司党委书记建党周年表彰会讲话
    纪念建党八十四面年大会讲话
    幼儿园小班老师工作报告
    人事档案管理制度
    英语写作必背200句4
    英语写作必背200句3
    英语写作必背200句2
    英语写作必背200句
    200年人口普查方案
    200年小学德育活动
    中学200年学雷锋实施方案
    200民政局开展清明节实施方案
    200年深化殡葬改革方案
    200年商家节日促销活动方案
    学校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