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材料 >> 事迹材料 >> 正文
党支部两个文明建设先进材料

带来了较高的经济效益。改制后的振兴水泥厂两年来已向企业投入技改资金1160万元,新增上了机械化立窑生产线,使水泥产量由原来的12万吨增加到30万吨,比承包前增加一倍多。年产值达到6000多万元。企业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还使本村300多名剩余劳动力得到了就业安置。
     “兴三产,活个体”是村党支部为增加农民收入的又一有效措施。村党支部利用本村集镇优势,大力发展三产和商贸业,在村主要街道建起了南北长2000多米长的商贸易一条街。目前,两侧餐饮业个体门店、摊位已发展到180多个,年营业收入达600多万元。同时,村党支部还制定优惠政策,扶持私营经济发展。目前,全村已发展个体运输、个体轴承座厂等私营企业83家,全村已形成了工业、商业、运输业、种养业、劳务业齐发展,共建富裕小康村的发展格局。
     建强支部 凝聚民心
     **村党支部在带领广大群众走富裕道路的同时,还始终坚持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村党支部首先从抓党员队伍入手,常年坚持了三会一课、党员联系户、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经常组织党员开展学党章、学科技和义务修路等组织活动,使党员在班子工作中都走在群众前头,全村148名党员,被群众称为一面旗帜。
     其次,村党支部还始终坚持把群众愿望与心声作为工作第一信号,真心实意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努力改善群众生活条件,优化村内环境,这村通往西店子小西街的两座石桥年久失修,每逢雨季村民出行不便。去年村两委多方筹资8万多元,将两座旧桥进行了翻修扩建。同时,还针对村内街道低洼不平的实际,投资12000多元,调动小拖车15辆、装载机1台,组织全村党员义务出400多个,对村内街道进行了维修硬化。同时,村党总支还积极争取市帮扶工作队的支持,将东街路口、西街路口等重点路段建成了近2华里、4米宽的水泥路,解决了村民行路难问题。去年,村还投资2万多元,在南北街新增设输电线路2华里,专门为村民发展三产提供电力支持,并将村内2华里的主要街道安装了路灯,美化、优化了村内环境。村党总支还针对村内从事经商劳务的人员较多、孩子没人带、入托难的问题,筹资25万元,在村内建起了全遵化市第一所农村全日制中心幼儿园。目前,该园已开设5个班,接纳入托学生130多人,群众都夸村党总支为群众办了一件大好事。
     与此同时,村党总支还大力开展了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由村两委组建了红白理事会,群众哪家有大事小情、丧事喜事,村两委都准时到场提供服务,村内阵地建设齐全,广播室、图书室、党员活动室等设施,常年对党员和村民开展教育活动。村党总支还年年组织群众开展十星级文明家庭评比和花会等丰富多彩的群众活动,提高了村民素质,保持了全村稳产,全村多年无上访户,无打架斗殴现象。
     随着群众民主意识的增强,村党总支还本着公正、公开的民主原则,大力加强和推进了民主政治建设,认真坚持了村务公开制度,村内的财务和大小事情及时向群众公开,认真坚持民主议事制度,村内重大事情都由村两委成员、党小组长和村民代表及全体党员共同商定办理,真正实现了党员群众广泛参与的民主管理,使百姓气顺心平,减少了决策失误,实现了农村稳定,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财政局收支分析先进事迹材料
       中行分理处主任存款业务事迹材料
       三村移民建设事迹材料
       财政局党支部抗旱先进事迹
       卫生许可与量化管理相结合材料
       农村公路巡查材料
       教育事业事迹材料
       水利科公务员优秀事迹材料
       饭店服务先进事迹
       税务稽查局助理调研员事迹材料
     
    消除学生消极心理的的引导方法
    干部实绩考核方案分析与探讨
    圆满完成百万只绿色照明工程经验…
    副市长百日环境大整治总结表彰大…
    全市测绘管理规则
    我用真心递真情邮政人员爱岗敬业…
    卫生防疫系统职员事迹材料3则
    小学体育组阳光体育方案
    县农机部门计划
    化验室主任岗位竞聘演讲
    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创建工作意
    社团党支部建立讲话稿
    支部民主活动方案
    村党支部书记经验材料
    党支部书记劳务输出经验材料
    公司支部书记事迹材料
    党支部接收预备党员大会程序
    党支部会议记录党小组会议记
    党支部委员会议程序
    支部委员会议题与程序
    事迹材料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