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材料 >> 发言材料 >> 正文
考录公务员会议上的领导发言材料

训过渡和考试录用并举,工作量大,政策性强,具体问题多,各种情况复杂。工作稍有不慎,出现纰漏,就会影响干部队伍的稳定,影响监狱的安全,辜负上级领导对监狱工作的关心和期望。各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培训过渡和考录工作,加强领导,周密安排。要给符合考试录用资格的人员创造好的学习条件。

为了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和协调,我狱成立培训过渡和考录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王国政

副组长:晋国营、席跃斌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政治处。

办公室主任:席跃斌(兼);

办公室成员:张长乐、朱国雄、王兴军、金荣成 姜书修、张琰洁 贺成信、张灵芝、周海新

培训过渡和考录工作办公室的人员要全面深入地做好思想动员和政策宣传教育工作,广大干警、职工,尤其是具有参加培训过渡和考录资格的人员,学习好相关政策规定,明确条件、原则、程序等,作到吃透精神,理解政策,遵守纪律,服从领导。对在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严格按程序办事。

(二)层层落实目标责任制。这次培训过渡和考试录用公务员工作的工作重点是:加强对培训过渡和考试录用工作的组织领导,认真宣传好培训过渡和考试录用政策,做好培训过渡和考试录用人员的思想稳定工作。由于省属监狱系统公务员空编数目的限制,这次培训过渡和考试录用只能解决部分人员的身份问题,不可能使所有非公务员身份人员全部过渡或录用为国家公务员。由于情况比较复杂,个人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对培训过渡和考录工作的认识也不尽相同。这就决定了培训过渡和考录工作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问题。为了保证这次培训过渡和考录工作的顺利进行,按照省局要求,我已向省局签定了责任书,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道也要向监狱党委签订责任承诺书,所有符合培训过渡和考录范围的人员要向监狱签订诚信承诺书。实现分级管理,各负其责,不推诿扯皮,不上交矛盾。

(三)坚持实行“阳光操纵”。对工作中凡是需要公开、能够公开的内容必须无条件的公开。培训过渡和考录办公室在研究有关问题时,必须有监察室的同道现场实施全过程监督。建立上级领导部门监督、单位纪检监察部门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结合的监督机制。监狱培训过渡和考录办公室设立咨询电话(电话为:9392),随时接受广大职工反映情况、咨询问题。监察部门设立举报电话(电话为9323),受理群众举报。

(四)为参加考试人员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考试录用国家公务员涉及到干部的切身利益,也直接反映我监狱的整体工作情况,所以一定要为参加考试人员创造良好条件。为切实做好这项工作,监狱党委研究决定,对参加考试人员,监狱将最大限度地提供一切便利条件,除必须的工作外,原则上实行脱产学习,由干部教育培训中心统一组织在原武警院内进行集中温习。届时,监狱将联系郑大或党校、警校的教师进行串讲辅导。超级秘书网

四、加强教育,正确引导,确保整个队伍的安全稳定

这次培训过渡和考录工作是我狱的一件大事,也是一件好事,但由于指标的限制会有部分同道不能取得公务员资格,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有少数同道情况比较复杂。因此,各有关单位和政工人事部门一定要深入实际,耐心细致地做好政策宣传和思想疏导工作,把好事办好。其中以下几种情况比较特殊,在这里特别予以说明:

一是1997年公务员过渡时没有过渡而此次又不能培训过渡和考录的人员。由于此次培训过渡是解决199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最新领导干部例会发言材料
       政府部门开展创优活动发言材料
       优秀劳务经纪人的发言材料
       劳保局民主管理发言材料
       党员创先争优个人发言稿
       组织部长在建党培会发言材料
       学校开展创先争优发言稿
       卫生局对于提升全市公共卫生服务…
       税务局办税服务大厅发言材料
       煤电公司取暖供热会议发言材料
     
    祖国我心中教案
    个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报告
    银行金融新产品设计现场演示评审…
    乡镇政府报告
    新农村建设和三农情况暨农村要点
    新一年党风廉政建设要点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月动员报…
    选派干部培训班讲话
    社会团体秘书长培训班讲话
    县委副书记县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责…
    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工作意见
    公务员管理办法
    党政机构公务用车管理办法
    公务卡改革调研方案
    执行公务员法大会讲话
    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
    部门公务接待制度改制交流
    公务员转正年度交流
    公务员自查自纠总结材料
    公务员个人党性分析材料
    发言材料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