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材料 >> 学习材料 >> 正文
知识产权法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甲经乙许可,将乙的小说改编成电影剧本,丙获该剧本手稿后,未征得甲和乙的同意,将该电影剧本改编为电视剧本并予以发表,下列对丙的行为的说法哪项是正确的?
  a.侵犯了甲的著作权,但未侵犯乙的著作权
  b.侵犯了乙的著作权,但未侵犯甲的著作权
  c.不构成侵权
  d.同时侵犯了甲的著作权和乙的著作权
  答案:d
  解析:见《著作权法》第11条,第12条,第45条第(五)项。
  2.根据我国的著作权取得制度,下列哪一选项的内容符合我国公民著作权产生的情况?
  a.随作品的发表而自动产生
  b.随作品的创作完成而自动产生
  c.在作品上加注版权标记后自动产生
  d.在作品以一定的物质形态固定后产生
  答案:b
  解析:见《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23条。该条规定:"著作权自作品完成创作之日起产生,并受著作权法保护。"
  3.下列选项中哪项不属于《专利法》所称的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所完成的职务发明创造?
  a.在职人员在本单位所作的发明创造
  b.在本职工作中所作出的发明创造
  c.履行本单位交付的工作之外所作的发明创造
  d.退休后作出的,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工作有关的发明创造
  答案:a
  解析:见《专利法实施细则》第10条。该条规定:"《专利法》第6条所称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所完成的职务发明创造是指:(一)在本职工作中作出的发明创造;(二)履行本单位交付的本职工作之外的任务所作出的发明创造;(三)退职,退休或者调动工作后1年内作出的,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者原单位分配的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专利法》第6条所称本单位的物质条件,是指本单位的资金,设备,零部件,原材料或者不对外公开的技术资料等。"
  4.下列对《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中的"工业产权"的理解正确的是哪项?
  a.仅适用于工商业本身
  b.适用于工商业和采掘工业
  c.不适用于农业及一切天然产品
  d.不仅适用于工商业本身,而且也同样适用于农业和采掘工业以及一切制成品或天然产品
  答案:d
  解析:见《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第1条第(3)项,该条第(3)项规定:"工业产权应做最广义的理解,不仅应适用于工商业本身,而且也应同样适用于农业和采掘工业以及一切制成品或开然产品,例如酒类、谷物、烟叶、水果、牲畜、矿产品、矿泉水、啤酒、花卉和面粉。"
  5.某酒厂生产的"天下景"牌葡萄酒,其包装正面和两侧的图形、字体、色彩均与已在我国注册的驰名商标"万宝路"牌卷烟的包装盒相似,其封口上印的标识也与"万宝路"卷烟封口相近似。该厂所在地的工商局发现后,责令该厂停止销售这种葡萄酒,收缴其全部外包装,并处以罚款。关于本案的以下意见,正确的是哪项?
  a.该厂使用的是商品装潢,不构成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
  b.葡萄酒与卷烟不是同类产品,故本案不存在侵权问题
  c."万宝路"是驰名商标,根据《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应扩大其保护范围
  d.本案在"万宝路"生产厂家未提出控告的情况下,工商行政治理机关报无权查处
  答案:c
  解析:见《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第6条(之二)商标:驰名商标。
  二、多项选择题
  1.法国发明家克利特于1990年10月20日就一项发明在法国申请了专利。1991年

[1] [2] 下一页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创建文明机关创新发展环境知识竞…
       全国纪检监察干部专业知识测试试…
       读书笔记
       全心全意为服务不断提高执政为民…
       市检察院反贪局开展法治理念教育…
       七夕情人节
       乡镇干部法律知识与法治理念测试…
       乡镇干部法律知识与法治理念测试…
       观红绿灯下阴影沉重代价有感
       建立学习型防空机关总结
     
    中国将派出历史上最大代表团参加…
    编辑部长竞聘演讲
    卫生系统干部任职讲话
    许振超精神这里闪光
    民政局信息化座谈会发言
    民政局对外开放发言
    发挥服务职能做好信访
    检验科医患交流管理办法
    云南发展花卉旅游产业考察报告
    庆祝八一建军节领导讲话通用稿
    浅谈高中英语写作中语域知识
    实施纲要和学习纲要知识竞答
    纪念建军80周年知识竞赛题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知
    房地产权属变更案例评析
    中国共产党章程知识竞赛题目
    公文知识与公文写作
    各类报告写作知识必知
    财政局资产产权管理交流材料
    市统计局创学习型组织做知识
    学习材料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