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材料 >> 经验材料 >> 正文
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经验材料

县政府的发展战略相结合,引导团员青年立足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为县域经济发展凝聚了巨大力量。
    2、以主题实践活动为着力点,开展为团旗争光活动。在主题教育活动中,我们要求各基层团组织要结合单位实际,组织团员以“我为团旗争光”为主题,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团县委同新华书店、法院团支部联合开展了送书下乡、送书进校活动,共向基层学校、贫困山村赠送图书价值10000余元,使学生不出校门就能读好书、学知识。10月24日,翼城四中、五中团支部组织1000余名学生,走上南环路,参加义务打扫街道活动,清理路边的垃圾,花池中的杂草。翼城中学、翼城三中团委开展了唱团歌活动,要求团员在重要场合和重大活动中戴团徽、唱团歌、举团旗,充分展示团员青年的良好形象。
    3、以整体提高为落脚点,开展整改评议活动。此次主题教育活动,学习是基础,教育是手段,整改是目的,我们在注重学习教育的同时,更注重查找自身不足。我们要求各级团组织积极开展活动,征求群众意见,深刻剖析自身思想根源,努力提高广大团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根据全县的团员点击查看本资料原创网站更多文章意识教育活动的总体要求,各级团组织都以召开民主生活会、散发征求意见表等形式,广泛听取身边的团员青年对自身的评价,找出了问题和不足,使每名团员青年真正在思想上受到触动,认识上得到升华。活动中,全县各级团组织共征求意见    条,并做到了条条有回音,条条有落实,整改率达到了100%。
    四、整体工作抓服务
    我们以“服务翼城发展”活动为载体,将主题教育活动与先进性教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结合,确保每一名团员至少参加一次献爱心活动、参加一次义务劳动,有能力的要帮扶一个贫困团员青年,为翼城的和谐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1、与先进性教育活动相结合,开展“学技能,促发展”活动。我们把主题教育活动与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结合起来

,在农村动员青年团组织开展“学技能,促发展”活动,实施青年技能培训计划,提高青年致富能力。我们依靠县职业中学、各乡镇农民技术学校,结合县上重点扶持项目,先后组织了青年纺织技术、青年沼气技术、酸枣接大枣技术、养猪技术培训,使一大批青年掌握了至少1-2门技术。目前,在这一活动的带动下,全县团员青年共兴建沼气池3000个,兴建养猪场20个,酸枣接大枣200万株,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
    2、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开展“青春共建新农村”活动。我们广泛动员团员青年,积极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按照团市委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开展了“青春共建新农村”活动。县中医院、防疫站团支部开展了“健康直通车,真情进万家”活动,深入到乡村、农民家中,送医、送药,开展义诊、卫生普及、保健常识宣传活动,帮助广大群众掌握各种流行疾病的预防措施,自觉养成文明、健康的卫生习惯。北关小学选派5名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骨干,到山区学校甘泉联校义务支教。
    3、与和谐社会建设相结合,实施“手拉手,献爱心”扶贫救助活动。我们以“真情助困进万家”为宗旨,广泛实施了爱心救助计划和献爱心活动。12月13日,长乐大酒店总经理程小霞将价值5000元的送到了浇底小学的贫困学生手中。北捍小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德育经验材料—班主任中情感激励
       德育经验材料坚持三抓构建德育新…
       煤矿老干部经验材料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交流材料
       局创新服务方式构建和谐社会经验…
       镇平安稳定发展经验材料总结
       乡镇企业经验材料打造一流工业集…
       依法治校经验材料
       镇项目经验材料找准突破口增强拉…
       镇规范发展烟花鞭炮产业经验材料
     
    母亲节演讲稿最无私人——母亲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动员大会表态发…
    读西线无战事的个人感悟
    有关关爱生命健康成长的演说材料
    土地利用工作计划
    今天和明天
    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护士生命致敬演讲稿
    希望小学奠基仪式致辞
    烤烟收购会议讲话
    增强房产市场调控工作汇报
    贯彻全会精神增强经济发展
    青年团员入党申请书
    优秀共青团员推荐材料
    优秀团员推荐材料
    增强组工干部能力建设的思考
    增强执行力上有新提高讨论发
    共青团建团86周年优秀团员发
    镇项目经验材料找准突破口增
    全省增强团员意识教育活动先
    经验材料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