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报告 >> 实习报告 >> 正文
顶岗实践支教汇报

实习是师范教育一个很重要的实践性教学步骤。

一:在实习中,提高了我们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是全方位的实战训练,有利于提高从教技能,在我们身份转换中健全心里素质;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身体素质;在教育教学中提高专业素质;在文明教育中完美人格素质。

二:理论联系实际,使我们在社会实践中接触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增强感性认识,培养和锻炼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为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打下一定的基础。

三:同时,可以检验教学效果,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积累经验,并为自己能顺利与社会环境接轨做准备。

在中学实习的这十九周的时间里,感受颇多。实习期间,我遵守学校纪律,严格要求自己,努力为人师表。我出任了八年级三四班的数学教学任务,积极备课,认真写教案,认真完成了几方面的实习内容,具体情况如下:

1.教育教学工作方面

开学初期,来中学,积极主动向原班主任请教,了解班级情况,在明确教学进度及教学计划后,马上跟随郝老师听课,参加教研会议,小组内试讲、评课。我所教的班级,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因此,在备课中,注重对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强调。结合听课的心得制定了教学计划,进行了试讲,得到了指导老师的肯定后,正式走上讲台。

走上八年级三班的讲台时,不免有些紧张。这是我第一次正式讲课,还带着紧张之余的些许激动。经过精心备课,本节课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完成了各项教学计划,课程的讲授得到了指导老师的好评,但同时也指出了我的不足,课下,我及时总结了自己的得失,并进行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不断积累经验,研究课程,改进教学方法,是每堂课都饱满精炼。在我自己的努力和指导老师的帮助下,我的教学实习工作取得了圆满成功。

在实习期间,认真批改每一次学生作业及考试试卷,及时分析试卷,找出学生的知识不足,把握教学的重点,并且完成实习教案。

2.班主任工作实习方面

在进行教学实习的同时,我还进行了班主任工作实习。从进入中学开始,我深入八年级四班了解情况,帮助班主任老师开展各项工作。

在学期中,我们实习小组组织了“轻松应考”期中考试动员活动,并且还以这次活动为主题出板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考试心态,为期末做好准备。

在实习期间,还配合心理老师做了几个同学的思想工作,帮助他们克服心理波动,在青春叛逆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并对其进行课业指导,在此期间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积累了许多班级管理上的经验,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3.党团活动方面

来到中学后,我们实习生组成了临时团支部,在实习学校团支部的带领下,我们开展了许多团日活动,其中包括以“爱我中华”为主题的大型文艺晚会,那天全体师生载歌载舞,唱出了对祖国母亲的深深爱恋;不久后,我们组织初一初二的同学观看了纪录片“国庆备忘录”,并在此期间对同学们进行了思想教育。观看完之后,我们又出了一次以“爱国”为主题的板报。

4.教育调查与研究报告方面

进入中学后,综合中学的现状及学生特点,我们实习生左了细致的分析,制定了本次教育调查的主题及调查步骤,展开教育调查,此次报告的主题是“关于中学生厌学问题”,并同周边的几所中学的实际情况结合。

5.服务学校方面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师范生顶岗实践汇报
       洒店假期社会实践小结
       大学生在制衣厂实践小结
       大学生金工实践回顾
       图书馆个人见习回顾
       轻工与食品金工见习小结
       在桑蚕区的见习报告
       大学生畜牧场见习汇报
       假期会计实践小结范文
       企业财务实践报告范文
     
    在全县执行强县方针动员会的发言
    领导在今年区委经济上的发言
    民政投资项目建设制度
    新农保年终工作计划
    部人事档案保管与保护制度
    直属单位庆祝建党85周年暨表彰大…
    教育局创先争优调研报告
    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方案
    市安全生产举报奖励暂行办法
    信用社经济师年度述职述廉
    做好学习实践实施工作意见
    乡镇委员会干部教育实践方案
    大学生三下乡暑期实践活动日
    师院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
    岗位薪点工资制探索与实践案
    社会实践报告写作方法
    民政局实践经济创新交流材料
    物价局实践惠农政策交流材料
    经贸局实践经济发展交流材料
    工商局实践经济服务汇报
    实习报告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