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公文处理 >> 写作高手 >> 正文
谈谈应用文写作基本要求

定位置。《文心雕龙》所谓“若夫尊长差序,则肃以节文”不能仅仅视为维护封建等级观念,从处理事务求得实效而言,这还是有必要的。
2.要注重特定的场合与氛围,要做到和谐协调。如贺喜时不说丧气话,严厉的场合不说俏皮话等。又如写请柬,用于商店开张、会议开幕的可以写“敬请光临指导”,而用于结婚宴请的则不宜写“指导”之类字眼。
3.要注重让对方乐于接受、易于接受。要分别对象,采用对方乐于接受、易于接受的言语。为了使对方乐于接受,有必要了解对方的个性、习惯、情绪、忌讳等等。如对比较幽默风趣的人说点俏皮话还可以;对一贯严厉、不苟言笑的人就不要耍噱头、说俏皮话。有的人很讲究忌讳,同这种人说话在这方面就应非凡注重。一般人忌讳的话也要尽管少说。有一个储蓄所的营业员,把“要存定期还是存活期”说成“要死的还是要活的”,结果把前来储蓄的一个老人气走了。这就是说话不得体的后果。同一个意思往往可以有不同的说法,其中有的说法人家乐于接受,有的说法则令人感到不堪入耳。这就要求我们在遣词造句以表情达意时要十分慎重,要尽量做到让对方乐于接受(在这方面可以说只有一个例外,那就是你是有意要激怒对方)。此外,还要注重适合对方的文化程度、专业水平等,使对方易于理解、易于接受。例如对文化程度不高的人,就宜尽量多用平易通俗的词语,而不要使用古奥的词语;对不熟悉某一专业的人,就不宜过多的使用该门类的专业术语。否则,“对牛弹琴”,于己于人都毫无益处。
4.语言色彩要符合特定的行文目的及内容性质的要求。如颁布政令的要庄重严厉;通报错误的要说理严正、义正词严;申请要求的要平和委婉;报喜祝捷的要热烈欢快,等等。《文心雕龙·诏策》里说:“故授官选贤,则义柄重离之辉;优文封策,则气含风雨之润;敕戒恒诰,则笔吐星汉之华;治戎燮伐,则声有洊雷之威;眚灾肆赦,则文有春露之滋;明罚敕法,则辞有秋霜之烈,此诏策之大略也。”这说的便是语言色彩与行文目的、内容性质的要求相符合的问题。
5.要符合应用文体的语体要求,体现所用语体的个性。应用文主要使用事务语体,而事务语体最大的特点是“平实”,即通俗易懂,质朴实在。这就要求我们在写作中坚持“辞达而已矣”的古训,要果断反对堆砌词藻、生造词语、半文不白、古奥难懂、追求含蓄而流于晦涩、肆意夸大其辞、说空话废话等等现象。平实,是对应用文语言的总的要求。在这个总的要求下,不同的应用文体对语言的运用还有其具体的要求。如公文,其语言除了平实这一点以外,就还要求简明、庄重。因此在写作应用文时,语言的运用要注重符合不同文体的要求,也就是要体现出所用语体的个性。
写作应用文,说什么、不说什么、怎样说、何时说等等,都要认真考虑。语言得体将有利于处理事务、沟通关系,达到预期的效果。而是否有利于处理事务、沟通关系,达到预期的效果,也是衡量语言运用是否得体的一把尺子。
以上着重从四个方面来提出应用文写作的基本要求——主旨要明确、内容要素要完备、行文要合式、语言要得体,可以说这是基本上符合应用文实用性、程式性这两大特点的客观要求的。
——本文先后发表于《广东中专语文教学》(广东中专语文教研会主办)第十五期(1988年9月)、《中专语文论集》(刘聚英编著、北师院出版社出版)(1989年12月)

 

上一页  [1] [2] [3] [4]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写作方法
       专业技术职称总结写作格式
       镇机关干部新闻写作奖励办法
       计划写作格式及说明
       典型商业计划书写作
       从课文课外阅读走进生活之中用心…
       印发节约使用办公用品爱护办公用…
       入党介绍人意见例文
       入党介绍人意见写法
       如何填写入党介绍人意见
     
    行政局优化执法管理总结
    再就业及劳动力转移现状与对策
    县委副书记县户奔小康规划现场会…
    撰写党性分析材料建议
    民政局扶贫教育科学管理讲话
    区税务部门年终总结与来年计划
    党委书记镇人代会首次会议讲话
    做好近期防汛工作意见
    土建工程师个人年终总结
    中学生写作问题类型
    经济应用文写作教学大纲4
    经济应用文写作教学大纲3
    经济应用文写作教学大纲2
    经济应用文写作教学大纲
    应用文写作复习与应试方法琐
    应用文写作复习与应试方法琐
    应用文写作复习与应试方法琐
    应用文写作复习与应试方法琐
    应用文写作复习与应试方法琐
    机关应用文写作
    写作高手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