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作文大全 >> 议论文 >> 正文
议名人作文

回顾历史,几乎都有一些令人费解的“怪”事流传至今,成为佳话。
   相传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有一次竟将墨汁当作蒜汁蘸着吃,结果,弄得满脸漆黑;又如我国卓越科学家李四光,夜里在工作时,竟然把来叫他回家的女儿当做是别人家的孩子;牛顿把怀表当鸡蛋煮;爱迪生忘了参加婚礼等,皆是令人啼笑皆非的“怪”事。
   其实,这些事似“怪”不怪。说它“怪”,因为他和常人的行为不一样,做的事,说的话,往往给人很荒唐,很可笑的感觉。但是,如果我们转念想想,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其实这“怪“正体现了他们高度集中精神,达到忘我的境界。正因如此,才有他们独特的”怪“呀!
   正所谓”大巧成拙,大智若愚“,从中,我们难道不可以发现这样一个道理吗—要想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就必须有一种专心致志的精神。试想一下,如果这些人在学习,工作时,事事皆想,处处都顾,一心二用,还能取得那样的辉煌成就吗?
   我们主张专心致志,只是希望大家在学习中,工作中不可三心二意,见异思迁。

【写作指导:以美渗透作文】
   爱美心里人皆有之,人们对美好生活充满了希望,美好的事物令人回味无穷,美好的景物让人流恋往返,美好的东西令人爱不释手,优美的文章让人赏心悦目。美能给人带来愉快感受,美是人们追求的目标,美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以体现。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情趣和审美观,是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教育。作文教学应该渗透着美育的过程。我在教学作文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美育渗透的。
   1、感受美。客观世界中的自然物,能给人类带来美的享受,只要你留意去发现它,欣赏它,是搜集文章的好的素材。要注意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如:山川草木、日月星辰、鸟兽虫鱼等都可以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要利用自然景物的美作为写作的内容。教师有条件在不同时期应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去亲自感受、亲临体验,进行一些社会实践,多了解社会,多接触大自然,多参观游览,使书本知识与社会相结合。把真实地美跃然纸上,来歌颂祖国美丽的江山。
   2、鉴赏美。生活中的一切事物存在美,但大千世界中也存在不禁情意的事,分清是非、弄清好坏。要挖掘人物的心灵美、行为美。教会学生学会评价、鉴赏,以美的视角去观察事物,剔去不健康的糟粕。鼓励学生做生活的主人,多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从中获取素材,把自己最感兴趣、最熟悉、最感人的事搜集起来,通过人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表达人物的高尚品格,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美的神韵在作文中得到显现。
   3、创造美。完成一篇文章需要系统地对材料加以分析归纳、组织整理。让学生以生活为写作的大背景,自主选择题材,鼓励学生写真实,写小事,道真情,讲实感。创造美的篇章,离不开形式美。根据不同的题材,掌握必要的结构,运用一定的写作技巧,采用所学过的修辞来达到美的效果。写作文要语言流畅、生动、形象给人以美感,要锤炼语言文字做到文字美,。标点符号运用的恰到好处,能起到一个画龙点睛作用,在教学中不能忽略标点美。书面整洁干净,让人看起来感到舒服,提倡字迹美。各个环节力求做到美,通过“材料──语言──思维”的创造达到完美地境地。
   总之,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作文教学离不开美育,因为作文是学生通过写文章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感

[1] [2] 下一页

来源:https://www.98523.com/zwdq/yilunwen/201309/199174.html
  • 上一个作文大全:
  • 下一个作文大全: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观《开学第一课》有感
       开学第一课作文
       追求梦想作文
       数学论文作文
       平凡也是一种美作文
       没有大人的世界作文
       关于写乡下的作文600字
       铅笔的自述作文
       雨中交响曲作文
     
     平凡何尝不是一种伟大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开学第一课》读后感
     不能说的秘密作文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600字
     议名人作文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观《开学第一课》有感
     开学第一课作文
     追求梦想作文
    一个对我影响最大的人作文
    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作文
    我最崇敬的一个人作文
    假如我有一个多功能机器人作
    那个最爱我的人作文
    她是这样的人作文
    我敬佩的一位老人作文
    一个熟悉的人作文
    我最崇敬的人作文400字
    我崇拜的一个人作文350字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10-2013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