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作文大全 >> 应用文 >> 正文
珍爱生命作文

一口气读完之后,细细咀嚼,不由得感慨起来。这感人的题目,动人的字句,朴实的语言,但最让人震撼的是那平凡的渴望,豁达的情感。也许,她不记得什么是光明,但她在阳光的沐浴下,却感受到心中一片灿烂。
  海伦?凯勒出生只有十九个月时,就因病双目失明、双耳失聪。从此,她就一直在黑暗无声的漫漫人生中摸索着生活,长久的盲人生活使她倍感眼睛明亮的宝贵。她热爱我们这个美丽新鲜、充满生机的世界,却为不能用眼睛观察,而只能用手触摸深感遗憾。海伦说:“只有聋子才看重自己的听力,也只有瞎子才懂得眼睛明亮的宝贵。对于已经有的东西不以为然,对于没有的东西极为乞求。这也许是人的共性。”
  仔细想想,海伦说的话的确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如果再过三天你就要瞎了,那么在这三天里你会特别珍惜你的视力,你会好好看看你认为最宝贵的东西,以免当你什么也看不见的时候后悔莫及;如果你三天之后就要离开这个世界了,那么你能在这三天里做出多少超乎想象的事来啊!
  假如,这时候有位长者对我们说:“抓紧时间,好好利用你的生命吧!”我们可能还不以为然,因为我们并不懂得人生的价值,也不知道珍惜有限的生命,努力奋斗。的确,我们这样年轻,人生的路还很遥远,总认为有的是时间,任何事都不用着急,慢慢来吧……
  我们这样做,实际等于看轻了自己的生命价值,盲目地生活,没有目标,没有追求。待到生命快要结束的那一刻,才猛然醒悟,发出悲哀的叹息,岂不晚矣?失明了才知道眼睛的宝贵,就应该在明亮时好好珍惜;垂老了才懂得生命的可爱,就应该在年轻时好好利用。
  所有的朋友们啊,我们千万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去珍惜!从现在开始,就让我们像盲人珍惜视力那样去珍爱自己的生命吧!
珍爱生命作文600字
  生命是脆弱的,像易碎的鸡蛋。如果你珍视它,他便乖乖的呆在你手中;当你漠视它,硬要拿它去碰“石头”时,那就会结束短暂的一生。因此我们要珍惜这仅仅一次的生命。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爸爸妈妈赐予你的。如果按每人活80岁,一年360天来算,我们的生命不过那28800天。我们只有在这短短的28800天内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才能使生命更有价值,让生命焕发光彩。有的人遇到困难时,受到委屈时总想结束自己的生命。而有的人当他遇到困难时,第一想到的是:要坚强,只有这样,最后才能成功。
  从古至今,不知有多少人忍受痛苦,过完了一生。比如:向命运挑战的霍金,当他考上牛津大学时却被查出患有萎缩性脊髓索硬化症,医生说他最多也活不过两年半。如果是你,你也许会想:算了,反正只有两年半了。但霍金却坚强地与咄咄逼人的病魔做斗争,病情不断加重,霍金坐上了轮椅,十个手指中还有两个能活动,就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为他安装了语音合成器,就这样做学术交流。一个两年半过去了,又几个两年半过去了,或仅依然坚强地活着。这就是因为霍金不向命运低头,想努力地为自己最后的生命留下一点辉煌。又例如:张海迪。五岁时她三分之二的的肢体都瘫痪了,而且从来没上过学,但她凭借着自己坚强的意志,忍受着病痛的折磨,自己学会各国语言,成为了哲学硕士,一级作家青少年教育家。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除了这些让生命有价值的人外,当然也有一些人漠视生命的人。比如:有六个女孩,在课堂上打打闹闹,下课后被老师叫到办公室严厉地批评了一番,而那六个女孩却觉得自己很委屈。于是放了学到酒吧喝酒,其中有个女孩只占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来源:https://www.98523.com/zwdq/yilunwen/201211/179881.html
  • 上一个作文大全:
  • 下一个作文大全: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写助人为乐的作文
       有关坚持的作文
       黑板上的记
       中彩那天续写
       草船借箭的缩写作文
       一滴水的作文
       五官之间的对话作文
       关于白龙桥古廊桥的调查报告
       交换作文
       扩写赠汪伦作文
     
     幸福是什么作文
     选择作文
     温暖 作文
     爸爸我想对你说作文
     关于开学的作文
     关于安全的作文
     关于写百合花的作文
     关于感动的作文
     关于友谊的作文
     关于家长会后的作文
    水是生命的源泉作文
    珍惜生命之水作文
    生命中有风吹过作文
    关于植物生命的作文
    仙人掌的生命力作文
    让生命淋淋雨
    生命的平等
    生命之能
    信任使生命更加可贵
    生命中的温暖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