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小学作文 >> 三年级作文 >> 正文
班会上的事作文

今天下午,班上举办了一次《文明伴我来》的班队活动,有快板队、故事队、拍手队等节目,其中表演最好的就数快板队、拍手队和小品队了。先说快板队吧,打快板的同学们一手拿着纸条,一手拿着快板,甩着手霹雳啪啦的边读边打。观众们(观看的同学们)随着快板的节奏晃起头来,就像小小音乐家一样。后面就是拍手队了,拍手队的同学们,一边朗读,一边跺脚。观众们也随着节奏拍起手来。最后就是小品队了,讲的是一位文明委员小华抓到一位学生乱扔垃圾,可学生不但不弯弯腰、伸伸手把垃圾捡起来,反而还和小华打起嘴仗来。等他(她)爷爷踩到他(她)扔的垃圾后,腿受伤了,站不起来了,他(她)才知道自己的过错,于是他(她)诚恳的向道歉,并把爷爷送去了医院。
   从这次班会我知道了:人一定要讲礼貌,才能让别人喜欢你,不然别人只会说你不尊重长辈。

【写作指导:如何使小学生写好作文——启发诱导培养】

  启发诱导培养学生写作顺序。“作文难,作文难,听说作文就心烦”,从这一挂在学生嘴边的顺口溜可以看出学生害怕作文的心理,怎样才能使学生从厌作文转变为爱作文呢?我们从改进课堂作文教学和开展第二课堂两个方面入手,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作文的兴趣,学生对写作文的兴趣,一是来自外界的刺激:如果我的作文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如果我的作文能够贴到教室的墙壁上;二是来自于学生的自信:我的作文进步了,我的作文一定能写好。

  一、改进第一课堂作文教学。第一课堂作文教学是向学生传授作文知识、训练作文能力的主要时机,因此,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应从改进第一堂作文课谈起。

  1.1、变命题方式,使学生有啥写啥。小学生的生活是异常丰富的,小学生的兴趣爱好是非常广泛的,要从小学生的生活和兴趣出发,改过去那种单一老师命题方式为师生共同命题、老师命题、学生命题相结合的方式。

  1.2、创新指导方法,充分强调学生的积极性。()上作文课时,要改变以往老师“一言堂”的方法,让学生当主演,老师当“导演”,即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每次作文课,老师提出要求,让学生根据要求自由选材,内容新颖有趣,符合学生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1.3、加强片段练习,化解作文训练难度。片段练习,便于具体指导,易于清除学生的为难情绪。因此,根据作文的训练重点,先设计好有关的片段,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加强练习,在写整篇作文时,学生就不感觉难了。

  二、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第二课堂作文活动是第一课堂作文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提高教学作文质量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同时第二课堂可以丰富学生素材,激励学生的写作兴趣。

  2.1、组织观察活动,教给学生观察方法。经常组织学生观察生活、观察社会、观察大自然,方法:①顺序法;②比较法;③提纲法。使学生对事物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通过比较各自的特点,找出事物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想,以提高观察的自觉性,明确观察的目的性,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2、开辟作文园地,鼓励积极投稿。根据学生的心理,要在教室里开辟作文园地,把学生中写得具体、生动的文章、精彩的片段、新颖的开头、耐人寻味的结尾、承上启下的过渡等,登在园地内,供学生们阅读、欣赏、评议。同时鼓励同学投稿,让他们

[1] [2] 下一页

来源:https://www.98523.com/xiaoxue/sannianji/201312/202293.html
  • 上一个小学作文:
  • 下一个小学作文: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我的快乐作文300字
       湘江的哭泣作文
       去昌黎国际滑沙中心作文
       体验生活作文
       “严厉”的老师作文
       童话书我的最爱作文300字
       师生情作文
       下雾了作文300字
       都是雾霾惹的祸作文300字
       秋千上的友谊作文300字
     
     弟弟到我新家玩
     有趣的弹簧
     心灵
     
     美丽的柯岩风景区作文300字
     看望生病的同学作文
     班会上的事作文
     我的快乐作文300字
     湘江的哭泣作文
     去昌黎国际滑沙中心作文
    秋千上的友谊作文300字
    我身上的变化
    江上的买卖
    卡片上的爱
    草地上的足球赛
    月球上的一天
    月球上的一天
    高山上的贝壳作文
    课堂上的意外
    儿童节的班会作文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10-2013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