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高中作文 >> 高一作文 >> 正文
换一种思维换一种结果作文700字

人,被冠以“高级生物”的美誉,是因为一个人拥有许多种不同的思维,而每一种思维都会产生不同的过程,也导致产生不同的结果。
   某校新生开学之际,一位年轻的辅导员为一件事愁眉不展:如何挑选一个合适的班干部?是按入学成绩挑选,还是让他们毛遂自荐……这时一位老教师为他指点迷津:明天组织一场25公里的徒步拉练活动,你仔细观察每一个人对自己,对他人的表现,比赛后,这个班的灵魂人物也就产生了。
   由此可见,换一个思维方式做事的何等重要。如果年轻的辅导员用常规思维去挑选班干部,也许选出的会是一个“高分低能”的“人才”,不仅无法领导整个班级,更无法使班级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事实上,换一种思维做事,让很多人成就了一番事业,乃至引发了人类历史上的一次次“革命风暴”。
   方便面,这种人尽皆知的速食食品,在这个时间观念紧迫的高科技社会中显犹为重要,然而,有谁知道,它的产生竟然是源于创造者一次次思维的转变。
   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日本正处于恢复发展时期,时间在人们的心中显得弥足珍贵,人们希望节约所有可以节约的时间,当然也就包括了吃饭时间。但是由于日本人天性喜欢吃面食,这就迫使许多日本人耗费大量时间去面馆前排队。这时一个叫安藤百福的人见此情景,突发奇想,做一种只需冲泡就可食用的美味面条。他尝试了各种看起来可行的办法,却一无所获。后来,他受妻子做“天妇罗”的影响,改变故有的思维模式,改用油炸,没想到就是这种起来最不可能的办法,却创造了速食业的一个奇迹。
   辅导员的思维转变选出一个优秀的班干部,安藤百福的思维创新为人们节省了更多宝贵的时间……看来,每一次思维方式的转变都是一种突破,每一次思维方式的创新都可能获得一次成功,也许还会成为人类的一次革命。所以,不要过分迷恋于前人留下来的东西,要敢于创新,要敢于用另一种思维尝试,只有这样社会才会发展,时代才会进步!
   思维方式不仅仅是一种想法,更是一种勇敢的尝试,一种大胆的创新。因为有创新,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因为有创新,我们的生活有滋有味,因为有创新,我们的生活才会有无限美好的憧憬……思维的转变,大胆的创新不正引领着我们这个时代的进步吗?
   人因为有了创新,获得成功;民族因为有了创新,更加繁荣昌盛;国家因为有了创新,傲立于世界之巅!

【每日写作指导:常见作文写作方法——学生必读】

  1、赞美颂扬法

  【特点】

  各种植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如青松不怕严寒,杨柳随处生长,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桂花香飘十里,留芳人间,野草有顽强的生命力,……植物的这些特点往往使我们联想到做人的道理。如看到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我们可以联想到要对不正之风作斗争;看到野草有顽强的生命力,我们可以联想到做人要不怕困难,不怕挫折……赞美颂扬法就是对植物的这些特点进行赞颂。采用赞美颂扬法首先要对植物的能联想到怎样做人的特点进行具体的描写,并以此贯穿全文,这样文章的中心才能突出。其次文章中要把赞美的感情抒发出来,要在描写植物中写出自己的情感,这样才能感人。此外还要注意首尾呼应,突出赞颂。

 

[1] [2] 下一页

来源:https://www.98523.com/gaozhong/gaoyi/201404/207215.html
  • 上一个高中作文:
  • 下一个高中作文: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爱我钱塘江作文800字
       陶艺作文800字
       音乐课风波作文800字
       在妈妈的目光下成长作文800字
       人生画卷作文700字
       爱睡觉的我作文600字
       大好河山任我游作文600字
       一堂收获丰富的科学课作文700字
       我的舞蹈梦作文600字
       触动心灵的风景作文800字
     
     忘不了他作文800字
     爱在身边作文800字
     第一次作文
     倾听自然的声音作文800字
     心情搅拌师作文800字
     懂得感恩作文600字
     亲近大海作文800字
     换一种思维换一种结果作文700字
     爱我钱塘江作文800字
     陶艺作文800字
    另一种美丽作文
    有一种亲情叫牵挂作文
    生活是一种经历作文
    放弃也是一种美作文
    这也是一种力量
    另一种领袖作文
    快乐也是一种态度作文
    快乐也是一种本事作文
    2011高考零分作文四川卷:总
    泪的成熟,却是另一种珍惜作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10-2013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